美食:从学校后门摆摊卖盒饭开始
作者:蜗牛会瞬移 | 分类: | 字数:72.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5章 徐静雯尝试做蛋羹
第285章 徐静雯尝试做蛋羹
回到别墅,徐静雯跟在林江的身后,进了客厅。
因为宠物突然离去,徐静雯情绪有点低落。
“静雯,你坐沙发上看会儿电视,我去厨房给你做点吃的。”
“嗯!”
徐静雯有气无力的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才轻声说道:“林大哥,别做太多,我吃不了多少。”
“行!不多!咱们两个人,我就做一道菜,再煮点稀饭。”
虽然说只做一道菜,但林江把冰箱冷鲜室内的五斤五花肉,全都拿了出来。
很多时候,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大吃一顿,可以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林江准备炖一大锅红烧肉,恰好红烧肉又是徐静雯最爱吃的菜。
吃完香甜软糯的红烧肉,心情肯定能变好。
还有,刚从山上挖回来的冬笋。
不仅可以红烧肉增加一抹早春的清香,还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作用。
取了两个冬笋。
冬笋很鲜嫩,含有的草酸较少,只要剥下外面土黄色的笋衣,清洗一下,即可拿来使用。
一刀切成两半,再切成滚刀状,泡在清水中,备用。
红烧肉用丙烷喷枪,烤焦猪皮,然后在自来水的冲洗下,用刀将烧焦的部分刮干净。
切成麻将块。
这猪肉是土猪肉,比较肥。
烹饪之前,要先煎一下,煎出多余油脂。
林江刚炖上红烧肉,陈爱民打来了电话。
“小林,小雯是不是你那里?”
“陈老,小雯在我这里!您等一下,我让她接电话。”
原来陈老爷子见孙女徐静雯一直没来家里吃饭,打过去电话,,一直也没人接,担心出事情,就把电话打到林江这里。
“静雯,你姥爷的电话。”
“?”
徐静雯接过林江的手机,同时从口袋里摸出自己的手机。
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机调成静音,上面有好几个未接来电。
简单跟姥爷说了几句,徐静雯又把手机还给了林江。
“林大哥,我姥爷有话跟你说。”
林江接过电话,“陈老。”
“小林,小雯就麻烦你。”
“不麻烦,陈老!吃了晚饭,我再把小雯送回家。”
“行!那就这样。”
刚想挂电话,林江突然想到好久没请陈老爷子吃饭了,正好今天又意外收获了一些冬笋。
择日不如撞日。
于是,林江发出了邀请。
“陈老,我做了些红烧肉,晚上没什么事情的话,您也来我这里喝点?”
陈爱民刚睡醒午觉,看了看厨房里的那些剩菜。
家里保姆放假回老家,儿女们都忙自己的事情。
家里也冷冷清清,只有他自己一人喝酒,也没意思。
就痛苦的答应,“行啊!”
“那好,陈老!我四点半去接你。”
林江算了算时间,现在下午两点多,红烧肉要炖三个小时,这个时间点去接陈老爷子,回来正好到饭点,红烧肉也可以大火收汁。
“小林,不用!美娜昨晚忙了个通宵,现在还没起床。待会儿她起床,我让她送我过去。”
“也行!”
陈美娜要送陈老爷子来,大过年的,不留下吃顿饭,也说不过去。
当然,之所以留下陈美娜吃饭,不单单是出于礼貌的原因。
还因为年前电视台拍摄的西湖断桥残雪镜头,里面有大量游人醉酒楼的“植入广告”。
这种镜头,没有要林江的广告费,还能在晚间黄金广告时间播放,要是没有陈美娜的帮助,他绝对不会相信的。
自从那一晚,两人谁也不欠谁。
现在,人家陈美娜做了帮助他的事情,他请一顿饭也是应该的。
加上陈美娜,四个人吃饭,只有一道菜,有点少。
林江打开冰箱,想看看还能做什么菜。
冰箱里也就只有从食品厂拿回来的各种卤肉,还有一些鸡蛋。
林江挑了挑,找出两包酱猪拱嘴、四包酱猪蹄。
猪拱嘴简单切成肉片,再调个蒜末蘸料,就是一道菜。
酱猪蹄也是如此,拆解成小块,摆在盘子里。
鸡蛋的话,林江打算蒸一碗蛋羹。
家庭宴请,四个人,四道菜,有点少,但有一大盆红烧肉做主菜,也不算太寒酸。
……
接近五点的时候,徐静雯闻着肉香味,也走进了厨房。
看着颜色红润,还散发着迷人诱人香味的红烧肉,徐静雯不自觉咽了一口口水,肚子还不争气的发出咕咕咕的叫声。
她连早饭都没吃,现在也确实饿了。
“林大哥,你这是炖的红烧肉吗?好香啊!”
“香吧!待会儿多吃点。”
“嗯!”
徐静雯还是脸皮薄,觉得自己只等着吃饭,有些不好意思。
可做饭的事情,她又帮不上什么忙。
做点什么……正好,她瞧见厨房的地上有一些泥土。
“林大哥,扫帚在哪?我扫扫地。”
扫地?
林江赶忙叫住了徐静雯,“静雯,不用!我老家的风俗,大年初一是不动扫帚的。”
“啊?还有这种风俗?”
“有!我们那里有个说法,初一扫地会“扫财”,新的一年运势会受到影响。”
确实有这种风俗,不过,林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自然不会在意这种事情。
之所以会这么说,其实只是不想让徐静雯干活。
毕竟是大年初一,来者是客,哪有让客人干活的道理。
见徐静雯实在想帮忙,林江就把打鸡蛋的工作交给了她。
“静雯,你帮我把鸡蛋打散,我一会儿要做蛋羹。”
听到林江主动提出要求,徐静雯脸上露出笑容。
“行!林大哥,需要几个?”
“三个就行,”林江又交代一句,“打鸡蛋的时候,加入一点食盐,一些温开水。”
徐静雯也研究过学做菜的书籍,可上面的适量一直困扰着她。即使她是一位拿到过生物奥赛金牌的学霸,对此也很是头疼。
“林大哥,具体要加多少?”
林江看了一眼鸡蛋,个头偏大,在心里简单算了一下……单个鸡蛋差不多60g,三枚鸡蛋也就是180g,温水那就需要300g。
“食盐2g,温水300ml。”
听到这么准确的数量,徐静雯疑问道:“林大哥,这有什么讲究吗?”
“有讲究!这水如果太热,蛋液中的蛋白质就受热变性结团;太凉的话,会让蛋液变腥。蛋液和温水的比例,也有讲究,最好控制在1:1.5到1:1.8之间,这样做出来的蛋羹,水嫩光滑。”
林江细心讲解着其中的门道。
徐静雯听着这些话,想起她老妈陈雪莹做的蛋羹。
“林大哥,我妈之前给我做过的蛋羹里面都是蜂窝状的,可饭店里都是表里如一,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打散蛋液后,里面会有很多小气泡,没有用滤网过滤一下。”
“哦!原来这样!鸡蛋羹比较简单,我可以尝试一下吗?”
“当然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