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小娇娘
作者:一川雪 | 分类:古言 | 字数:17.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3章 话中有话
沈眉心底俱寒,但她拿捏住分寸,并未打探赵氏家族关于古沉船事宜。
反而询问起小春自缢后,为何耽搁如此之久才报官。倘欲依照府内规矩,遮掩家丑自行处置,又怎会将尸首送往义庄。
她可不觉得,仅凭赵芊芊几句厌恶话语,就能做得了桃庄的主。
此事仍旧是赵耀成背后授意。
察觉其瞳眸骤寒,沈眉识趣地绕过。
“赵老爷,小春纵是一时钻牛角,怀了那轻生念头,也该寻个熟悉的地。偏费尽心力往风波亭求死,岂不可疑?”
见他身子前倾,似聆听状,沈眉继续大胆推测。
“况且不早不晚,刚卡在游湖登楼之际,这才意外惊扰众贵女。仵作也曾说,这死亡时辰过于巧合,仿佛是特意安排。”
本案的时间地点尤为关键,幕后设局者每走一步棋,定然有其目地。
若选在风波亭是为指明古船所在地,悬梁是吸引人注意到亭顶壁画,那为何挑一群养尊处优的女眷游览时,作为这场命案发现人。
此时沈眉已隐约猜到对方意图。
风波亭地势特殊,四面环水,巴掌大块地若是白天极难藏匿。
所以凶手要么勒死小春,布置好现场后提早躲进墓穴,要么就是先藏在楼里,等大伙发现尸体惊慌失措时,悄无声息混进队伍。
应该后者可能性更大,毕竟太守府女眷怎会熟悉赵府下人,若凶手身穿奴才衣饰,慌乱间完全可以顺势逃离。
好在想要探明真相并不难。
衙门捕快只需稍作走访,便可从当日宾客嘴里获知,案发时究竟都有谁在场?府里的奴仆也可互相指证。
就在她暗自腹诽时,却听到赵耀成低语,“也就是午时小春才被勒毙,此前还活着。”
闻言沈眉下意识点头,的确是在午时左右,赵芊芊乍一看见尸体,那会小春刚断气,挂在绳索上的身子还是软的。
所以才能解释,为何小春脖颈处只见水平勒痕,却未形成提挂伤形状。而且若是死后僵直,自然悬挂的绳索并不服帖,极易滑落。
不对,她猛然惊醒,随即面带怒火径直发问。
“我从头到尾都只说小春之死有疑点,何时说过,她死于勒毙!”
字字句句,震人心魄。
沈眉神色顷刻如霜,赵耀成分明话中有话。
这句话细细品来,“此前还活着,午时才遭勒毙”,为何强调活着,又点出午时?
就连在地牢中,她与宋大哥讨论案情,也仅将自缢改为他杀,并未透露真实死因。
难道赵耀成见多识广,一早就看出异样。知晓小春并非上吊而死,现场也是被刻意伪造。
再加上他突然冒出“勒毙”两字,一个猜测在沈眉脑海迅速萌芽。
亲自替苏如春初检验尸,沈眉很清楚致死的勒痕线条清晰,并未因死者奋力挣扎而滑动,造成深浅不一的数条痕迹。
小春虽是女子,但身前惯被指派重活,想来气力也不小。
她此前曾怀疑洵哥儿趁夜色偷袭,如今看来不过是想借东院之手,卸掉苏如玉的左膀右臂,为其后方便单独接近下毒。
如此赵洵的嫌疑轻了几分,倒是眼前玉袍长衫赵老爷,颇为令人捉摸不透。
莫非他得知小春擅闯湖心墓,逐起了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