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大明当皇孙,开局救活朱标

作者:巴山听雨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28.2万

第80章 传言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孙,开局救活朱标 作者:巴山听雨客 字数:2230 更新时间:2025-07-21 09:44:01

朱允熥在台湾开办水泥厂十分成功,被召回后很想在南京郊外也开一间,但那时诸事缠身,根本无暇顾及。

现在,要修建南京直通北平的高速公路了,水泥终于可以派上了大用场了。

朱允熥把台湾水泥场的人全员召回来,交给朱高炽指挥。水泥场很快开办起来了。

朱高炽从前也听说过水泥,但想象不出是个什儿阿物。

看着这细细的面粉一样的东西,真有皇上说得那么神奇吗?

眼看着泥瓦匠将水泥与沙拌均,加入水搅拌成浆,再砌成墙。第二天水泥墙凝固了,命几个壮汉抡起大锤使劲砸,砸得火星四溅,水泥墙却依然岿然不动。

朱高炽被震惊到了!

他兴冲冲地去见朱允熥,老远就嚷:\"皇上,皇上……\"

朱允熥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不了的事,忙问:\"何事惊慌?\"

朱高炽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气喘吁吁道:\"皇上,水泥造出来了!\"

朱允熥淡淡道:\"哦,知道了。\"

\"臣弟实在想不明白,水泥的粘劲为什么那么大?连大锤也砸不开的!\"

\"这个么……\"朱允熥摸了摸鼻子,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什么的,我讲得清楚,你听得明白吗?

他打了个哈哈道:\"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啊。你看这水泥里面,铁粉属金、炭粉属木、粘土跟石灰石属土,用烈火煅烧,这就又有了火,然后再加进去水,五行不就齐全了吗?一样东西,五行齐全,你说厉害不厉害?\"

一通胡诌乱扯,实在编不下去了。

朱高炽却是一副若有所悟的表情,竖起大拇指道:\"皇上真乃神人也!臣弟钦佩之至!\"

朱允熥看着他煞有介事的样子,差点崩不住笑出声来,朱家老少三代就没几个正经人,高炽算是最憨厚最老实的一个。

他拍了拍朱高炽肩膀,\"我刚才跟你说的这些是国家机密,千万不要被人知道了。我当年和凉国公在台湾就用水泥造了一座坚城,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派大军来攻,大败而归……\"

朱高炽满眼小星星,\"这个臣弟知道,后来足利义满派使者来称臣纳贡,一年上缴300万两银子的过路费!那时候,臣弟就知道,皇上不同凡响!\"

朱允熥很享受这种被仰视的感觉,云淡风轻道:\"小事儿,何足挂齿?\"

水泥场源源不断地出货。

朱高炽看着堆积如山的水泥就一个劲地傻笑。

他从吏部、户部、工部调来许多官吏,组成筑路司,勘测、计算、规划、调度,繁杂的准备之后,从南京到扬州的筑路工程终于启动了。

三十万名从各地征调来的壮丁加班加点地施工。

南京到扬州一段,繁荣富庶甲天下,可谓寸土寸金,新建道路十分宽阔,要占用不少农田,大队的人施工也会践踏不少桩稼,道路所过之处,还有不少房子要迁移。

士绅们不乐意了,推举代表到南京来,找到同乡夏元吉,要朝廷给些补偿。

夏元吉好面子,又不敢去找皇上,就找到首席辅政大臣朱椿。

朱椿很是不悦,道:\"朝廷为了修路,不惜花费巨资,还专门派了一位世子主持,这是造福于民的仁政善举。没有向他们摊派一两银子,他们反而还向朝廷要钱,简直是岂有此理!\"

夏元吉不敢吭声,回去对那些士绅道:\"区区几分地,区区几两银子,下官就不该去找不痛快的,惹得王爷好不高兴。这样,下官拿出3000两银子,钱是少了点,诸位莫嫌弃,拿回去安抚一下乡亲们。\"

士绅们忙道:\"怎么能让大人破费呢?银子我们不要了,打听一件事。\"

\"什么事?\"

\"外面盛传,朝廷修整南京到北平的官道,是要把江淮的富户迁一半到北平去,然后再把都城迁过去,大人位居中枢,自然耳聪目明,可是真有这么一回事?\"

夏元吉惊得非同小可,\"这是哪儿听来的话,下官怎么不知道?\"

\"大人都不知道,足见是假的,那我们就放心了。\"

洪武二十四年议过一次都,太子朱标还到关中视察过,但次年太子就薨了,这事因此作罢了。

夏元吉摆摆手道:\"都是些毫无根据的谣言,不要再传了!如果真有这种计划,下官肯定知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众人打躬作揖走了。

过了两天,又有人到夏元吉跟前打听这事。夏元吉道:\"没有的事,谣传!\"

\"无风不起浪,外面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皇上去年派十一王爷到北平去考察了城池、防务、人口、土地,计划迁都过去,第一步是贯通南京到北平的道路,第二步是把四王爷迁到别处去,有说改封四川的,有说改封贵州的,还有说改封辽东的……\"

夏元吉嘴巴张得大大的,\"没有的事,一派胡言!我怎么不知道?不要再传了!\"

可是过了几天,传得越来越盛了,夏元吉听得多了,心里也起了疑,终于忍不住去找朱椿,道:\"臣听说皇上修路是为了迁都北平,可是真有其事?\"

朱椿从头到脚打量夏元吉一遍,问:\"你听谁说的?\"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说皇上去年派王爷去北平考察了,还说计划将燕王改封云贵川或者辽东……\"

不待他说完,朱椿就倏地站了起来,惊道:\"岂有此理,这都是妖言惑众,什么人在胡说八道?全部抓起来!\"

\"王爷息怒,臣就知道是谣言,怎么可能呢?\"

夏元吉走了,朱椿疑窦从生,这么机密的事,允熥只给他一人说过,是怎么传出去的?去北京考察也是不动声色顺便去的,更没向人透露过一星半点的风声,而且连准备改封老四到哪里都猜出来了!这还了得?

朱椿赶紧去见朱允熥。朱允熥满脸椋疑,\"我跟十一叔密谈的事情,怎么给传出了?难道被人窃听了不成?不能啊!\"

\"臣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从未对人说!\"

\"那是肯定的!可是外面人怎么知道的?十一叔赶紧派人去查,看是从哪里传出去的?\"

朱椿满腹狐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