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年城头一炮,轰出盛世中华
作者:叁分MIN | 分类:历史 | 字数:36.7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6章 薅羊毛薅个尚方宝剑
为筹备北伐军费,大宋朝廷开始想尽办法的搜刮民脂民膏。
东南之地,历来都是被剥削的最狠。
这次自然也不能例外!
所谓“搜刮”,这个词其实用的并不准确,至少对老赵来说,他的本意并非要从民间敛财。
否则他也不会积极推动以富民强兵为工作重点的裕民局的设立了。
只是这一朝的宰执们,要么是微操大师,要么就是个传话筒:“官家要银子了,各州各府,想想办法吧!再送不上银子,你们就准备卷铺盖滚蛋了!”
下面的人能怎么办?
总不能自掏腰包给官家众筹军费吧,只能因地制宜,再苦一苦百姓了!
于是东平府府尹程文安下令,梁山水泊均归朝堂所有,任何在梁山泊捕鱼、采藕、割蒲者,均要按照船只大小,依法纳税!
程文安的想法其实没有错,你们这些人以梁山水泊为生,捕鱼采藕皆不是自食自用,而是流入坊市,买卖为生,按大宋律,这些均是从商行为,既然是从商,那交交商税,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伙人就是不乐意!
赚进自己口袋里的钱,凭什么要交给官府!
于是,宋江举臂一挥,响应者甚多。足足有三十六人!
与《水浒传》中不同的是,这一十八双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贩夫走卒,从商之人,没有一个是苦命到活不下的劳苦百姓,反而都是略有家产的中产阶级,只因为程文安加了赋税,动了他们的蛋糕,让他们不爽了!
这才相聚在一起,试图讨个说法!
本来是一个相互商量,讨价还的事,这程文安却是官威十足,办事简单粗暴:“跟老子讨价还价,你们也配!”
于是大笔一挥,将宋江定性:“贼匪!”
这下想不造反都不行了!
于是宋江带着这群人,专门插手民间纠纷,一言不合就是“杀富济贫”,一来可以敛财,二来也逼的纠纷双方把事闹大,到了最后闹出人命收不了场,只能跟着宋江躲进八百里梁山,从良民变成了贼寇!
要不然你以为“逼上梁山”是谁逼的?
宋江的这种行为,别说放在现在,就是放在任何一个有法可依的时代,都是妥妥的黑社会!
宋朝廷自是不忍!
到了宣和元年末,东平府终于捂不住了,将此事上报朝廷。
宋徽宗一看,非常淡定,又是农民起义!
太不新鲜了!
来人,招安!
这是大宋的祖宗之法,遇见民变,能不镇压就不镇压,能招安就招安,甚至为此专门立法,还给了各州府一定的权限:“今年你们府有300个吃皇粮的名额,省着点用!”
所以后世自媒体拿宋朝起义四百余次来说事,试图证明宋朝民不聊生!
然而这四百多次起义,除了方腊还闹出了一些动静,其他的几乎连自己县城都没出去过,就是举着锄头喊两声,然后就摇身一变,吃上了皇粮!
这要搁你身上,你起义不?妥妥的一闹就入编啊!
甚至有些州府从来就没有人闹事,州官一看,这名额不能浪费啊,得上报一些,然后吃个空饷,美滋滋!
这才是宋朝起义的真相!
朱元璋和李自成要生活在宋朝,一辈子都不可能参加起义!
去东平府招安,这是一件肥差,要不是枢密院、兵部忙着筹备北伐之事,绝对自告奋勇,一马当先,但是目前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是腾不开身的。
除了枢密院和兵部,目前唯一能跟军队挂上关系的,就只有裕民局了!
“二郎可愿前往?”宋徽宗一边捻茶,一边笑着问道。
“愿意愿意,女儿也想去散散心!”不等高景泽回答,赵福金就抢先表态!
宋徽宗皱了皱眉,虽说危险系数不大,但是他也不愿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冒险:“胡闹,哪有堂堂帝姬去掺和这些事!成何体统!”
赵福金不乐意了,上前揽住高景泽的胳膊,一脸傲娇道:“你要不让我去,我也不让他去!”
宋徽宗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二郎现在可不仅仅是你的人,也是我大宋裕民局统制,是朝廷的人!”
“害,大不了辞官呗!一个月的俸禄都不够给我买个金钗的!”赵福金撇了撇小嘴,一副这烂官谁爱当谁当的表情!
宋徽宗见执拗不过,只能问问高景泽:“二郎,你的意思呢?”
高景泽施礼:“父皇,梁山泊之事,不是什么大事,天威所至,他们势必闻风而降,福金既然想出去逛逛,那儿臣便带上她,儿臣保证不让她涉险,等梁山泊事了,好端端地将她带回来!”
宋徽宗沉吟片刻,笑道:“你们呀,都成亲三载了,整日里还黏在一起,也不腻?也罢也罢,随你们吧!”
“谢谢父皇!”赵福金乐开了花时,也不忘薅老赵羊毛:“不过父皇,虽说此事无险,但是还是得小心为上,二郎虽为裕民局统制,但是并无调兵遣将之权,等到了东平府,那些人不听话怎么办?总不能让二郎一个人去见贼兵吧!”
宋徽宗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你不是有便宜行事之权吗?”
赵福金撇撇嘴:“出了汴梁城,谁认啊!你至少也给个凭证什么的,比如……”
赵福金看了看御书房案头的玉玺。
高景泽瞬间就慌了,赶紧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嘀咕道:“这玩意要不成!”
赵福金不傻,自然知道玉玺这玩意有多烫手,她笑了笑道:“给个尚方宝剑吧!”
赵福金指了指老赵身后架子上贡着的佩剑!
宋徽宗都迷糊了,何为尚方宝剑?自己身后贡着的那把剑,虽是难得的神兵利器,却也只不过是一把礼器,碰见祭天、祭祖或是发兵点将这种大型活动时,依礼法佩戴的东西。
这玩意有何用?
赵福金科普道:“尚方宝剑,如朕亲临,先斩后奏,莫敢不从!”
宋徽宗起身取下,笑着说道:“都这样了,那还要国法何用?”
用私法代替国法之事,明清之前虽也有过,但是那都是个例,大宋一朝,尤其是北宋时期,根本不可能发生!宋钦宗就算要杀六贼,宋高宗就算要杀岳飞,那也得老老实实走审判程序,可不是说杀就杀的!
至于包青天的三口铡刀和尚方宝剑,那就纯粹是明清小说中的意淫之作了!
“人家皇帝都这么玩的!”赵福金接过老赵佩剑,嘀咕道:“那个谁……万历不就常这么玩吗?”
宋徽宗又是一愣,读史多年,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万历皇帝。
“仙国之事,仙国之事!”高景泽连忙解释。
“此剑为父送你了!”宋徽宗突然想起之前赵福金砍人的事,又连忙解释:“但是它可不能先斩后奏啊,至于二郎调兵之权,为父会让枢密院出文,你们出行之时,也可让高俅派禁军一营,作为随行亲军,万事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