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作者:引力红移 | 分类:历史 | 字数:67.2万

第318章 阵前争斗,仲达尽处下风

书名: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作者:引力红移 字数:2333 更新时间:2025-05-19 09:45:36

……

孔明说,让姜维寻找此处山谷,目的不是施展火攻之策,伏击魏军。

而是反过来。

希望司马懿在此用计,火攻汉军。

孔明的话,令姜维难以置信。

姜维睁大眼睛,直直地盯着孔明,一时说不出话来。

两军交战。

还有费劲心思,为敌军探查地形,设想妙计的必要吗?

孔明的答案是有!

孔明并没有开玩笑,他有他的打算。

……

孔明也不向姜维解释,而是对姜维说。

“伯约,走,我们再到两边的山上看看。”

于是,孔明在前。

姜维在后。

两人分别对山谷南边和北边的两座矮山,先后进行探查。

两座矮山,山势平缓,攀爬起来不费力气。

山顶树木繁茂,可以伏兵。

矮山并不孤立,东西与周围山脉相连。

……

站在山顶。

孔明问姜维。

“伯约,你来说说,若魏军屯于此山之上,我军欲围而歼之,当用何法?”

孔明这一问,姜维终于搞明白了。

孔明谋划的,是一个反包围的计策。

先诱使司马懿用出火攻之计。

欲行火攻,必占此山。

汉军再用大军,将此山围住,令司马懿无处可逃。

但是,想将魏军包围在这座山上,又不让魏军觉察。

可能吗?

想了很久,姜维始终想不出办法。

……

姜维面有难色地说。

“军师,我已知尊意,不过,欲在魏军无备之时,围住此山,怕不容易。”

再看看左右山势。

姜维发现,东边的一条山路,直通魏军的大营方向。

一旦魏军发现不对,便会从东边的山路逃走。

汉军想围住此山,极难成功。

于是,姜维又说:“军师,我看,不如另寻一处用计?”

而孔明则笑了笑说。

“若是容易围山,司马懿必不会屯扎于此,不必另寻他处了,此处便好。”

想了想,孔明又说。

“伯约安排下去,让人扮作樵夫,藏于此山之中,若发现司马懿到此,速速禀报。”

说完,孔明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山下走去。

显然,孔明已成竹在胸。

而姜维则心中疑惑,姜维想不清楚,孔明还有什么样的手段。

……

数日之后。

一个好消息传来,马谡从南中回来了。

马谡不负孔明之望,从乌戈国借回三千副藤甲。

乌戈国主兀突骨,还派来几百名蛮兵。

这些蛮兵,将教习汉军,如何穿戴藤甲,以及如何利用藤甲的优势作战。

用人果然讲求用其所长。

马谡夸夸其谈,不会用兵。

可是需要用嘴巴完成的任务,马谡每次都完成的很好。

孔明对马谡进行褒奖,马谡也颇为得意。

……

接着,孔明叫来傅肜,把藤甲交到傅肜手上,让他快速建成一支藤甲军。

傅肜是忠勇之将,能打硬仗,敢于牺牲。

傅肜很快便完成孔明交待的任务。

于是,时机已然成熟。

孔明派人到司马懿营中下战书,约与魏军,一较高下。

这一世。

司马懿虽知孔明之名,但还没有与孔明正式交手过。

收到孔明的战书,司马懿没有犹豫。

选择应战。

……

次日。

山间一处平坦的空地之上。

汉军与魏军列开阵势,正面相迎。

魏军阵前,旗门之下。

司马懿骑马而出。

汉军擂鼓,军阵中开,孔明端坐于四轮车上。

这是孔明与司马懿第一次见面,少不了阵前喊话。

司马懿啰嗦了一堆套话。

孔明根本没听。

孔明直接指出,司马家祖上都是汉臣,现在司马懿的行为,就是篡逆。

这时候,穿越者孔明突然发现。

这阵前喊话,可比在网上发帖子,有意思多了。

孔明也把自己贴吧吹水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番话。

骂得司马懿哑口无言。

……

嘴上占完便宜,孔明问司马懿,这一仗怎么样一个打法。

斗兵,斗将,还是斗阵法?

司马懿选择先斗阵法,他很快便让士兵们,排布出一个阵势。

孔明轻松识破,是混元一气阵。

随后孔明要求斗兵!

司马懿应允。

司马懿让副将孙礼出战,孙礼领一队士兵出阵。

这队魏兵,衣甲鲜明,队形严整。

士兵们手持长矛,向汉军而来。

……

看着眼前的魏军,孔明报以肯定的目光。

司马懿毕竟与平庸之将不同,单从这队士兵的军容之上。

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司马懿带兵,很有一套。

孔明让傅肜出阵。

傅肜领一队藤甲军,与孙礼相迎。

两军战至一处。

……

长矛军对藤甲军。

两军很快分出高下。

任凭司马懿再治军有方,兵种上的克制也无法弥补。

魏军的长矛刺在藤甲之上,汉军毫无损伤。

汉军倚仗藤甲之利,反击魏军,魏军招架不住,不停后退。

孙礼难以喝止,只能边战边退。

傅肜追杀上去,一直杀到魏军的大阵之前。

见到傅肜杀到,魏军压阵的弓弩手,急忙发射箭矢。

可是箭射到藤甲上后,便被弹开,丝毫无法阻挡傅肜。

藤甲军的冲击下,魏军阵型顿时大乱。

孔明见状,将手一挥。

赵云和张任,一左一右,分两路而出,直扑魏阵。

魏军大败,司马懿夺路而逃,一连退出十几里。

……

第一次交锋,魏军损兵折将。

藤甲军让魏军吃尽了苦头。

后边的两次交锋,孔明依然让傅肜的藤甲军打头阵。

汉军连胜两阵,魏军一败再败。

闭寨不出。

魏将孙礼和王凌,找到司马懿抱怨。

孙礼说:“汉军藤甲,刀枪箭矢皆不能入,这样下去,我军危矣。”

王凌也说:“如此不是办法,仲达可有破敌之计?”

司马懿神色从容,显然已有对策。

司马懿屏退左右,低声说道。

“二位岂不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藤甲军再强,也终有弱点。”

听得此言,孙礼和王凌知道,司马懿已有计策。

两人接着追问,问司马懿到底定下何计?

而司马懿不急不慢地说出两个字。

“火攻!”

……

藤甲用藤条制作,并反复浸润桐油,是典型的易燃之物。

蘸火便着。

这逃不过司马懿的眼睛。

因而,司马懿早就想到,用火攻来对付藤甲。

没有立即动手,只是司马懿在寻找一处,适宜火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