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海上来冲喜到你家
作者:投我一木瓜 | 分类: | 字数:38.4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3章 白相俞
自商号遍布大江南北,白相俞整日忙得团团转,手里虽然有得力帮手,但好些事还得自己亲力亲为,尤其是情报网的事,他大多都要亲力亲为,就这样,还出了纰漏。
这年各地不是出现蝗灾,就是水患,收成不好,饿殍遍野,白相俞号召各商贾筹集赈灾物和银钱,没成想,经过层层盘剥,最后到百姓手里所剩无几,被正义之士揭发,官家震怒,命林行止等人严查各路贪污腐败,白相俞一道离京。
在查办贪官污吏的过程中,情报网机构内出现叛徒,将信息错乱,导致延误,差点误了事,幸好林行止及时发现,才扭转局面,因此,白相俞不得不进行内部肃清,也一直思虑如何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白相俞等人途经寿州时,在寿州情报网分部停留,白相俞与林行止外出,恰巧与上京途经寿州的于珠儿相遇,于珠儿正与一商贩对峙。
于珠儿义正言辞道:“我不知道你这物件如何碎的,但我十分肯定,我并未触碰!”
商贩试图拦住于珠儿,说道:“我亲眼见你打碎这玉簪,容不得你抵赖!”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于珠儿心里有些发慌,想轻松走掉,定是不可能了。
于珠儿双手叉腰,走近了些,伸手拿起这断掉的玉簪,发现豁口过于平滑且陈旧,根本不似刚断裂,于是向众人展示道:“诸位,看看清楚这豁口!”旁观者众说纷纭。
于珠儿将手上的玉镯取下,往地上一摔,摔成了四段,于珠儿将碎掉的玉镯一段一段拾起,而后向众人展示,白相俞很是欣赏于珠儿的勇气,于是站出来帮她,那商贩见她身后有人,这才善罢甘休。
于珠儿见白相俞一袭白色锦袍,温润如玉,还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男子,一时迷了眼,许多年后,回想起来,才发觉自己那时便情根深种!
事情过后,于珠儿很是感激他,想要请他吃饭,说道:“多谢郎君相助,不知可否赏脸与我,请郎君共享寿州美食?”
白相俞没有拒绝,带着林行止一道去了,于珠儿虽已成过婚,但面对两个翩翩公子,还是有些羞怯的,但仍装作若无其事般招待二人。
饭桌上,白相俞一反常态,林行止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全程笑而不语,看着他这般‘惺惺作态’。
白相俞问道:“在下白相俞,这位是我兄长,林行止,敢问姑娘芳名?”
于珠儿顿了一下,说道:“于珠儿,扬州人!”
白相俞点了点头,问道:“于姑娘只身是要去往何处?”
于珠儿不似先前那般防备,说道:“好友相约,去往东京!”
白相俞笑道:“巧了,我和兄长正是从京都来!兄长自小在京都长大,说的上名号的,还无有不认识的!”
于珠儿很是诧异,说道:“当真?瞧着二位郎君也不似寻常百姓,想来,定是认识不少达官贵人!”
林行止忍不住说道:“不知姑娘要寻的是哪位?”
于珠儿想起谷雨便很是自豪,但也不宜声张,小声说道:“说出来,怕你们不信,我那好友可是皇帝亲封的善和郡主!”
白相俞和林行止的反应如出一辙,啊了一声,笑道:“原来是嫂嫂的朋友啊,难怪给人感觉行事这般熟悉!”
于珠儿眼睛本来就大,听了白相俞的话,眼睛更是瞪得像铜锣,不可置信道:“不是吧!竟有这么巧的事?”
林行止一本正经道:“确实巧了!”
白相俞说道:“什么巧不巧的,那是缘分,来,为我等的缘分走一杯!”
酒过三巡,白相俞打趣道:“珠儿姑娘真是胆大,路途遥远,竟只身前去!”
于珠儿无所谓道:“本是以男装示人的,但瞧着这寿州坊市热闹,便换了回来!”
朋友的朋友便是朋友,三人聊开了,白相俞讲了好些京中发生的事,珠儿很是不可置信!
原来皇帝给的封号可不是平白无故的,那可是谷雨挣来的,于珠儿听着白相俞口中的京都,顿时生了打道回府的主意。
他们这样的人中龙凤,在京中都这般如履薄冰,自己这般不谙世事、无甚手段的人,何以在京中立足?
白相俞似乎感觉到于珠儿似有为难的情绪,便说道:“若珠儿姑娘想在京中谋生,白某也愿助你一臂之力,况且还有嫂嫂在,也不怕难以为继;如若珠儿姑娘想游历一番,不如随我俩一道同行?”
于珠儿想了想,背后有人确实路好走些,但不能一直靠着白相俞和谷雨,自己能力一般,在小地方还能应付得来,在京都可就另当别论了。
于珠儿还是有自知的,自己从来都是直来直去,怕是得罪人还不自知,如此尽是给人添麻烦,还不如出去见识一番。
珠儿虽然想念谷雨,但谷雨有自己的事要做,还是不去打扰了,于是,决定随白相俞一道南下。
白相俞可高兴坏了,一路南下,无限献殷勤,林行止也帮了不少忙,后来,珠儿知晓白相俞的心意,便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于是说了自己的经历。
林行止倒是有些难为情了,白相俞却毫不在意,更是笃定要对于珠儿好,自己这些年见惯了尔虞我诈,难得一佳人,且自己从来都是随心所欲,珠儿和离育有两子一事,根本无甚影响。
待他们的事了了,白相俞便与于珠儿一道去了扬州,林行止则回京述职。
白相俞仪表堂堂,玉树临风,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如若不说是商人,谁也猜不出来,白相俞为人周到,备了好些礼品,直接便带着红娘就去了。
姜氏见到白相俞时,以为他是读书人,瞧着衣着打扮,也只猜想出自富贵人家,没想到自家女儿再嫁,还能找到更好的,交流下来,觉得很是满意,也有些替女儿担忧。
珠儿知道家人很是替她担心,不放心她嫁去外地,珠儿将谷雨这层关系说与了家人,家人才放下心来。
信儿知道有人上来提亲,将要迎娶娘亲,又高兴又难过,便一言不发去了方宅寻诚儿。
诚儿也很是惊讶,但他到底年长,心思成熟些,也是替娘亲高兴的,只是,娘亲若是外嫁,将来怕是连见上一面都难,如此,又陷入忧虑之中。
珠儿找不到信儿,便来了方宅,白相俞也随她一道寻来,如此,方家人便都知道珠儿要另嫁一事,方母是替珠儿高兴的,方父心中却担心珠儿会将诚儿带走。
后来,珠儿还真是生了要将诚儿带走的心思,但是诚儿自己决定留在方家,信儿便跟着珠儿去了江宁府。
白相俞待人真诚,信儿性子纯真,也很好相处,久而久之,便与白相俞玩到一块去了。
谷雨收到珠儿的信时,很是不可思议,这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俩人,竟走到了一起,结成连理,这当真是缘分了!
珠儿因着白家父母年事已高,便没有随白相俞进京,白相俞只每年在江宁府住几个月,成婚五年,珠儿先后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名唤白夜,女儿名唤白瑕,信儿入了白家家谱,改姓白。
信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白相俞在江宁府,白相俞将他带在身边,后来让他接管了端州的商铺和情报网。
谷雨等人回来江宁府后,珠儿时常带着孩子住在侯府,日子过的好不惬意!
只是,白相俞在京中,纳了三个妾室,但珠儿早已不在乎这些,反正也碍不着自己过日子,且自己儿女双全,又有好友相伴,何必在意这些?
当然,白相俞也不是真纳妾,只是明面上的而已,实则是从下面层层选拔出来掌事的,各司其职,方便在京中行事罢了!
待薛云翊等人撤出京都,白相俞将情报网各层级安排好,选拔了京中负责人,自己也回了江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