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家的现代之旅
作者:咸鱼本鱼呀 | 分类:古言 | 字数:35.4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1章 大越的应对
只用了一天,两封奏折几乎同时送到了皇帝的桌案上。皇帝看完之后,连夜召集了太子和户部尚书以及一些相关的官员。
原本都差不多已经准备休息的众人,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穿上了衣服,赶到了皇宫。
太子是最先到的
“儿臣参见父皇。”
“嗯,免礼,你看看这个。”皇帝说着把两封奏折同时递给了太子。
太子接过奏折,用最快的速度把两封奏折都看了一遍,最开始看的满脸怒气,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这一招北辰和凌江用的还挺狠的,直接釜底抽薪啊,要不是咱们这边有瑞王妃,这一招还真是致命。”
“是啊,确实很致命。”
“儿臣马上安排下去,让全国把地里的粮食都加强戒备,既然已经出这招了,估计,也不仅边境有这种埋的很深的钉子。”
“嗯,确实,秋收在即,田里的庄稼不能出岔子,一定要加强戒备。”
“那放在那两国的人呢?咱们也动用一部分,虽然失去了先机,但是,也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干,不能光咱们自己忙活啊。”
“嗯,这个你去安排,他们会从粮食下手,咱们也会。”
“然后把边境损失的粮食给补上,不能让城内出现恐慌。”
“嗯。”
父子两个人把大致情况聊了一下,之后德公公就进来了
“启禀皇上,两位丞相以及户部尚书求见。”
“哦?来的还挺快,进来吧。”
“是。”
德公公退到门口“几位大人,皇上请你们进去。”
“麻烦德公公了。”几位大人互相看了一眼,抬脚走了进去,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
他们几个是在皇宫的门口遇到的,除了太子府和皇宫挨着,先到了,其他人的府邸都差不多在一个区域。
距离皇宫都差不多,几人听到皇帝的急召,都是放下了手里的所有的事情,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可不就在皇宫门口相遇了吗?这一相遇,互相一看,几人同时察觉到事情好像不简单,大条了。
都没有寒暄,加快了脚步,到了御书房,听到传召,急急忙忙的进去了。
“臣等参见陛下。”
“起来吧。”
“不知皇帝急召,可是出了什么事情?”柳丞相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太子,出声询问道。
皇帝同样的把两封奏折递了过去“众位爱卿自己看看。”
几个人一看是两封八百里加急的封面,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果然是出大问题了,八百里加急一般不会轻易用的,主要是太废马了,大越的气候就不适合发展畜牧业,养马成本很高的。
三个人面面相聚,之后,把两本奏折分了一下。
之后,户部尚书气愤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这招简直太阴损了。”
为什么是户部尚书先炸了呢?主要是他是主要负责这方面的。
“阴不阴损先放在一边,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马上就收获的庄稼不能出现问题,一定要让各个城池村庄加强戒备。”
太子出声说道,至于骂两个国家的这个招数,那也没办法,打仗呢,还能讲究君子不成?
重要的是结果,结果就是,确实有效果,如果不是有叶涵,可以从现代买到粮食,这次的事情对大越来说绝对是火上浇油。
“太子的意思是,他们会破坏农田?”另一个看完奏折后一直在沉默的欧丞相开口道。
太子听到后直接反问了过去“如果殴大人是对面的人,你会吗?”
“会。”欧丞相回答的毫不犹豫。
“既然你会,那他们也会。”三个国家,朝堂上的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思维都大差不差,凑在一起,那心眼子能从地球排到太阳系外边去。
没理由他们能想到的其他两国想不到。
“那损失的粮食?”
“皇宫这边能填上这笔损失,太子,你负责这件事情,尽快把损失的粮草送到边境。”
“是。”
“至于国内其他的粮仓还有最重要的农田里的庄稼,户部尚书,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臣领命。”
“嗯,这不希望粮食再有任何的闪失,朕的尚书大人,你明白吗?”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好,有你这句哈,朕就放心了。”
“柳丞相,你跟进这件事,和户部一起,把这件事情落实到位,注意办事的态度,把事情和百姓讲清楚。”
“是、”
“欧丞相,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来,大越还有两个国家不少的钉子啊,你负责把这些埋的极深的钉子给挖出来。”
“臣领旨。”
“嗯,注意分寸,不要闹得百姓鸡犬不宁的。”
“是。”
之后,几人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
等到第二天,各方都运作了起来,连夜装完的粮食由官兵护送已经从京城出发。
而户部的所有官员都派出去出差了,带着朝廷的公告去了各个城池,乡镇等地。
边境这边,越成宇在事情发生后,也直接拟了个公告,主旨就一个,朝廷的粮食会在不久之后送过来,大家不用担心粮食短缺。
同时,还让大家一定要看好地里的粮食。
至于安国公府的世子,没有越成宇知道的内幕多,所以,他并没有越成宇说的肯定,但也把百姓安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