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杀猪女,一把拿下未来首辅
作者:马克阳明 | 分类:古言 | 字数:34.5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0章 故地重回
晨光熹微,太阳刚刚升起,照耀着康同巷。
突然,阵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回荡在街道上。
门房江大柱眼尖,立刻认出这是自家大人的归来。
他连忙招呼其他门口的家丁,让他们打开侍郎府的大门迎接江子恺的到来。
“贵儿麻溜些。”江大柱大声喊道,传达给其他家丁。
“刘三赶紧去二门寻个丫鬟婆子通知太太,就说爷到了。”
“刘力你去后院看看马厩里有没有位置草料。”
家丁们听了他的指示,各司其职,噼里啪啦一通分工好。
江大柱带着门口剩下的家丁走出门,准备迎接江子恺一行人的到来。
侍郎府的建筑风格浑厚大气,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是一家富家大院。
整个府内花园流泉,楼阁峰峦,散发出浓郁的文人气息。庭院里花木扶疏,清新宜人,显得特别优雅。俨然一个文人书香的府邸。
江子恺的归来引起了府中热闹喧哗,家丁们纷纷走出来迎接他。
江子恺神态自若,只是脸上的疲态肉眼可见。
也是,连续千里的路程只用了六天不到,这速度放在古代可谓是急行军了。
而江子恺一介文人,即便偶有练武,可是到底比不上训练有素的军人。
可也不忘交代江子恺,“玄璟,为兄先回房梳洗一番,你也先回屋用膳整理休息,待我下朝回来便带你前去拜见王老先生。”
江子墨也好不到哪去,浑身透露出疲惫,能够不失态全靠一口心气在支撑。
看着憔悴的大哥此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心里动容,“大哥安心去上朝罢!侍郎府我也熟悉,不用操心我。”
江子恺不再多言,简单嘱咐江大,“跟着三少爷。”
看了眼江子墨,紧接着大步流星的离去。
江子墨再次踏上侍郎府的土地,依旧是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好生雅致。
路过中庭的花园,映入眼帘的便是接天的绿荷,池子里的荷花早已含苞欲放,一只蜻蜓停在花苞上,期待着它的绽放。
放以前,江子墨最爱的便是在湖边的亭台抚琴赏荷,享受带有荷香的微风。
可现在江子墨第一反应却是某人对藕的喜爱,炖上一锅藕汤,一个人能吃掉半锅。
“江大,这塘里的藕味道如何?”
啊?
江大有些诧异,还以为江子墨望着荷花想着吟诗作对孔孟之道啥的。
谁知道却是在思考是塘底的藕味道如何,这可不巧了,对侍郎府了如指掌江大还真不知道这藕的味道。
“回三少爷,小的不知。”
“呵!”
江子墨笑着摇摇头,“是我想岔了。”
跟着江子墨的家丁眼珠子一转,小声给身边同伴嘀咕。
经过刚刚的小插曲,江子墨很快就抵达了自己的居处——善墨居。
几年没来,善墨居依旧保持原貌,最大的变化就是院子一角那一笼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琴丝竹又长高了不少。
江夫人早已安排好的丫鬟婆子鱼贯而出。
六个丫鬟穿得桃红柳绿,腰肢掐得盈盈一握,清新却不艳俗,只是略施粉黛,却是一个比一个娇俏,比许多小户千金还要美上几分。
江大震惊极了,要不是平日学着自家主子不喜形于色,估计现在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要知道平日里侍郎府里也就大小姐身边的丫鬟算得上小美人。
其他处,特别是大人那儿的丫鬟婆子最多算得上中人之姿,江大自己都看不上眼,更别提江子恺了。
怎的换三爷身上就安置些漂亮丫头了。
这主母心真是海底针。
江子墨看着四个婆子六个丫鬟,眉头不由一拧,“留下两个丫鬟婆子就够了。”
自己又不是那起子贪欢享乐的子弟,实在用不上这么多人,反而人多嘈杂影响念书修习。
婆子丫鬟好像听到什么天大的噩耗,纷纷下跪求情,特别是那四个丫鬟,甚至有的低声啜泣起来。
这几个丫鬟都是这几日采买来的,比起凶恶蛮狠的人牙子,不知前路的未来。
自然是气派讲究的侍郎府更好了,有漂亮合体的衣裳,可口的饭菜,更不消说伺候的可是一位前途无量的少爷。
这少爷年轻又长得俊,跟着他可不亏,跪下的各位对自身的容貌可是极为自信的。
要知道侍郎夫人可说了…
“求三爷可怜可怜,给奴婢一餐饱饭就行,奴婢愿当牛做马伺候您。”
四个丫鬟里长得最美的红杏胆子最大,微微仰着头,巴掌大的小脸白里透红梨花带雨。
一双美目此刻也是泪眼涟涟,纤长卷曲的睫毛上点点晶莹泪光,可怜极了。
哭得糙汉子江大都忍不住心软,心想要是换作自己自己早就扶起娇娇儿来好好哄了。
江子墨倒是对红杏的美色没甚感觉,从前祖父和自家不靠谱的爹身边哪里缺少过美人儿,环肥燕瘦比比皆是。
只是对红杏话里的意思十分不解,莫非侍郎府还短她吃喝了,大嫂也不是那等刻薄主子。
“三爷,老奴给您请安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来人正是江夫人奶妈兼贴身婆子赵妈妈,看起来大约四十岁左右。
她身穿一袭藏青色长褂,款式虽然简单,但是做工并不简陋。上绣着几只小麻雀,有的正在啄食稻谷,有的正在跳跃嬉戏,显得十分生动活泼。裙子上还配了一条宽腰带,更添了几分干练。
作为一名仆妇,她的头发算是比较精心打理了,细长的一缕缕拢在一起,背后挽成一个髻,别着两支做工繁复的银簪子。
手上戴着一些金银首饰,不过并没有过多的华丽。
整个人看上去体面而不失优雅,但与她的身份并不相悖。
先是利落的给江子墨行个礼。
江子墨对于大嫂的心腹婆子自是认得得,“赵妈妈客气了,进来可好。”
赵妈妈笑着回:“劳三爷记挂了,奴才皮糙肉厚,身体好得很。”
接着脸上挂上关切,“路途奔波,三爷想必也乏了,可是这几个婆子丫鬟耽误三爷事了。”
赵妈妈余光扫过地上几人。
原本还敢哭闹的丫鬟立刻噤声,眨巴眼睛让剩下的泪赶紧回流。
这几日红杏等人早就领会到赵妈妈的威严,哪里还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