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
作者:奔腾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194.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61章 他们是同胞
这里的伤痕看上去,就能够分辨出已经过了许多岁月。
除此之外,这个奴隶兵的背上,还有无数的鞭痕,看得人触目惊心。
甚至还有几处的伤痕,才刚刚结痂。
从这些伤痕就可以知道,这些同胞在西戎过的是各种暗无天日的苦日子。
李达和高仁两人,看到这些鞭痕,心中十分愤懑,左手的拳头咯吱作响,握在刀柄的右手,此时也是关节一片斑白。
三人看到奴隶兵肩头形状如此特别的伤痕,此时已经相信了李木匠的说法。
每一个能够入选修筑棱堡的匠人和民夫,都是经过理事府和滨州军反复调查的人。
其中以当年牧原六州逃回滨州的人为主,以从靖地和蜀州逃难到滨州的流民为辅,最后才是少部分家世清白的滨州百姓。
这样的筛选,基本上能够将一些可能是别地探子的人,给过滤出去。
如今见李木匠找到了自己儿时的发小,而且能够有如此明晰又上了年代的伤痕佐证。
三人已经确定了李木匠的说法。
“李木匠,能够找到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一件好事,你应该高兴才对。”
“本官给你放一天假,你好好陪陪你这位从西戎归来的大哥吧。”
李木匠闻言,赶忙跪在三人的面前,“谢付大人,谢李将军和高统领成全。”
“草民没齿难忘,以后一定会更加尽心尽力修筑棱堡。”
付清点了点头,微微摆手。
李达和高仁没有言语,三人早已做好了分工。
凡是打仗防御等事情,李达和高仁说了算,除此以外的其他事情,由付清做主。
当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三人也会及时沟通交流。
毕竟三人都知晓,光复棱堡事关重大,容不得个人耍小性子。
安排好了李木匠,付清看着广场内的木讷的奴隶兵,以及围守在外的匠人和民夫。
他接过副手带着的铁皮喇叭,大声地说道。
“我是付清,是营地的主官。”
“本官再次重申,在战场之上,任何拿着刀枪剑戟对着我军的人,皆是敌人。”
“任何人都可以将其击杀,这是生死相向,没有退路可言!”
他顿了顿,又指着广场内衣衫褴褛,神色木讷呆滞的奴隶兵。
“这些被西戎人俘虏去的珑夏人,缴械投降之后,就是俘虏,他们以前是我们的同胞,以后还是我们的同胞。”
“他们当中,说不得就有我们的亲人朋友。”
“大家也看到了,李木匠就找到了他儿时的大哥,并且经过了本官与李将军及高统领核查,确认无误!”
所有人听到他这么说,都露出来惊异之色。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绝对还会对这些俘虏筛查甄别,不可能就这样就让他们成为滨州人。
不过话说好听一些,也能够提振士气。
原本不少人还以为是一场闹剧,可是此时已经通过了三位大人的甄别,这就非比寻常了。
这就意味着,这么多的奴隶兵,就可能对应不少逃难到滨州的家庭。
而这次来修筑棱堡的匠人和民夫,有不少就是从牧原六州逃往滨州的人。
说不得,还真的可以找寻到不少失散的家人。
不少原牧原六州的人,听了之后,心情十分激动,原本遥远的希望,如今竟然如此触手可及!
“所有随意欺辱这些俘虏的人,下场就和那三个人一样!”
付清指着绑在柱子上,接受惩罚的三人,冷声说道。
“付大人,饶了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三人哭丧着声音,向着付清求情到。
“这耻辱柱,你们三人就待够一天吧,同时罚你们一天没饭吃。”
如今不管是牧原铁骑,还是匠人民夫,在营地过的日子,吃食比城中的那些大老爷还有油水。
每天的肉食管饱!
要知道,肉食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堪比奢侈品。
即便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一定吃上肉,更不用说平日里了。
罚这三人一天没有饭吃,就等于少吃了一天的肉。
这个惩罚,对于所有人来说,奇重无比!
在这些人看来,这是比挨上一百鞭都狠的一种处罚手段。
其他人听到这个处罚,都十分后怕。
庆幸自己没有对这些俘虏出手。
这段时间,经过肉食的补充,棱堡营地所有人的气色都比以前好了不少。
面色也红润了起来,加上每天卖力地干活,不少人身上已经开始长出了块块肌肉。
完全不似以前那般,一脸病态的菜色。
之所以能够有吃不完的肉食,一方面是因为草原上抢掠回来的牲口受了伤,活不了多久,即便送回滨州城,说不得还会死在路上。
第二个原因就是抢回来的牲口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法及时转运去滨州。
三人对此还专门飞鸽传书请示了唐梓昱。
唐梓昱让他们将雌性的牲口和部分强壮的牲口送回滨州。
剩下的可以就地宰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还能够提高棱堡营地工人的身体素质,提升凝聚力,加快棱堡的修筑速度。
“为了表达我们对回归的欢迎,我们会为每一位同胞送上一件布衣。”
“与此同时,本官已经让人准备好了肉汤,一会每一个人都能够喝上满满一碗美味的肉汤。”
众人对于付大人说的这两件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前几天的运输队,就送了一大批的麻衣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天也已经过半,白天的气温虽然比较高。
但是早晚的温度,却开始降了下来。
昱王殿下在这个时候,贴心地让运输队送来了衣物。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对唐梓昱感恩戴德。
随着付清一挥手,刚刚背着巨大包袱和挑着担子的城防军。
在他的命令下,开始为这三千多名俘虏分发起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