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
作者:河边开文 | 分类:古言 | 字数:14.4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章 这世子妃之位坐不长久
夜幕四合的时候,沐王爷终于回了府。
他阔步走进屋子,一边对着小厮吩咐道:“去将六姨娘叫过来。”
小厮很快去而复返。
六姨娘停下脚步,在屋子外头定了定神,这才又抬脚走进了沐王爷的屋子。
“王爷。”她一脸恭敬的站在一旁喊道。
沐王爷正在换衣服,听后依旧冷着脸点了点头,随后看了她一眼,张开了双臂。
六姨娘便知道这是要她上前伺候更衣。
她垂着头,动作娴熟。
十多年了,就算闭着眼睛,她都能将这活儿做的很好。
外人眼中,她是沐王府里最得宠的姨娘,甚至掌管着府中的管家大权,但这一切都不过是表面而已。
六姨娘斟酌了一下,犹豫着开了口。
“王爷,世子如今成了婚,这府里也有了名正言顺的女主子,奴婢这手里的管家大权是不是...”
六姨娘垂着眼将沐王爷换下的官服挂到一旁的黄花梨衣架上,又熟练的从柜子里找出一件便服,态度恭谨不敢有丝毫的差错。
沐王爷换好衣服,这才看了眼六姨娘:“不过是一个商贾之女,这世子妃之位坐不长久。”
六姨娘震惊的抬头看了沐王爷一眼,却见沐王爷一脸冷漠的看了她一眼,接着说道:“世子妃之位不是随便谁都能坐上的。”
“可是王爷,那姑娘奴婢一眼看过去,便知道是个心善的好姑娘。世子...”六姨娘本想说世子不易,但又想到这话会可能会惹得王爷心中不快,便马上改了口,“她一定会好好待世子的。”
沐王爷冷哼了一声:“果然是个丫鬟出身,这么多年了眼界依旧还那么短浅。世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他更需要的是一个家世地位都足以跟他匹配的世家嫡女。”
沐王爷不耐烦的摆摆手:“罢了,跟你一个妇人说得再多也没什么用处。你让人摆饭吧。”
六姨娘“哎”了一声,转身让人去摆饭。
等到饭菜备好,她便恭恭敬敬的在一旁伺候着。直到沐王爷吃完后漱过口,六姨娘这才犹豫着开了口:“王爷如果觉得田家姑娘不能管家也情有可原,但这田姑娘如今到底是世子妃,王爷是不是应该见上一面?这后院姨娘众多,总要留点面子给...”
“做好你自己本分的事,不该管的事情不要管,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沐王爷将手中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看着六姨娘的眼中带着告诫,“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六姨娘心中一惊,也收起了自己的心思,垂眸小声应道:“是,是奴婢僭越了。”
沐王爷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下去吧。”沐王爷对着六姨娘挥挥手,语气顿了顿又说了句,“将世子照顾好。”
六姨娘出了沐王爷的院子,看着身后灯火通明的院子,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她又看了眼自己回去时要经过的漆黑的长廊,心里没来由的涌上一阵寒意。
这心底的冷意,在这春末夏初的暖风里都感受不到一丝的暖意。
沐卿卿早在屋子里等着她,桌上的饭菜热过一次又快凉透了。
六姨娘一走进屋子,就见沐卿卿托着腮坐在桌子前,桌上摆放着已经没多少热气的饭菜,她寒了一路的心这才稍稍回暖了些。
她有些心疼的说道:“饿坏了吧,姨娘不是说过,遇到我去伺候的时候,你就自己先用了饭不用等着姨娘。”
沐卿卿对这样的日子似乎习以为常,笑嘻嘻的摇摇头:“中午跟着大哥嫂嫂一起吃多了,到现在都还不饿呢。”
六姨娘叹了口气,洗过手终于坐了下来:“姨娘知道,你是在心疼姨娘。”
六姨娘刚想叫人将饭菜重新再热一热,却被沐卿卿摇着头拦住了。
这菜饭已经热过一次,再热上一遍就变味了。
六姨娘自然也知晓她的意思。
好在现在天气也热起来了,六姨娘便也随了她。
母女两就着没有多少热气的饭菜匆匆吃了点。等到伺候的人将桌子都收拾赶紧了,沐卿卿手里捧着热茶,这才小心翼翼的问六姨娘:“父亲他...还是不肯见嫂嫂?”
听到六姨娘叹了口气,沐卿卿便知道了答案。
她捧着杯子也跟着叹了口气:“可是我真的觉得嫂嫂人不错,日子一长,大哥一定会喜欢上的。这是大哥自己挑的世子妃,父亲为何就...”
沐卿卿说到一半就没了声音,随后有些委屈的说道:“这沐王府,别说大哥讨厌,我也讨厌。大哥还不如一直住在宫里,回了沐王府有什么好的...”
"卿卿!"六姨娘见沐卿卿越说越离谱,小声的呵斥了一声,“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可不是你一个姑娘给家能说的。”
沐卿卿挨了训,红着眼却依旧不觉得自己有错。
但姨娘是为了她好,她也是知道的。
她抿抿嘴不再多说,只是心里依旧替今日初见的嫂嫂不值。
六姨娘似乎看出了沐卿卿心中所想,劝道:“王爷不见她也好。他跟世子本来就不合,他不愿意见你嫂嫂,反倒让你嫂嫂在这府里少了不少事情。你嫂嫂跟你大哥两个人在府里好好过日子,不跟王爷有太多牵扯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六姨娘说完,摸了摸沐卿卿的脑袋,眼中带着宠溺,说道:“早点回去歇着吧,你大哥又不是冲动的性子,他的事情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小姑娘来操心。”
她一个不被重视的王府庶女,未来的亲事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沐王爷薄情,对她这个女儿向来是可有可无的态度...
六姨娘心里不止一次的后悔,如果那一日,在小姐屋子里的不是她,如今的她会在哪里?
应该会嫁给了一个寻常的人家,可能为了全家的生计不停的奔波,终日劳累。但等到暮色四合,回到那只有一盏昏黄油灯的家中,全家围坐一起,粗茶淡饭,却是最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