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女小绣娘
作者:没有小鱼干 | 分类:古言 | 字数:26.1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九章 没说让她出去
“王爷?”王妙真清亮的眸里倒映出他冷肃面孔,韩慕城回过神,紧皱的眉毛松开,身体略微放松。
“无妨,刚才有些事情比较棘手……你找本王何事?”
王妙真看他神色不像刚才那么难看,迟疑一下,还是问:“王爷,不知太后生辰需要做什么?我现在准备。”
“你来得正好,本王刚从宫里回来,皇上已经下了命令。”韩慕城带她往书房走,边走边道:“皇上要求你自己构思一幅贺寿图,他不会提意见,也不会干涉你刺绣,不过绣好后要立即呈上去给皇上过目。”
“你的绣品本王已经呈给皇上,你现在想反悔也来不及,不过本王可以跟你保证,若是最终皇帝不满意,本王会补偿你黄金白银各五百两,并替你弟弟安排好学堂。”
韩慕城目光落下来,看着她,漆黑眼眸暗如夜幕。
其实他没说,如果王妙真绣出的贺寿图不能令皇上满意,若是她有野心进入京城,只怕这一辈子都不能有所建树。
不过毕竟是韩慕城找到了她,于情于理,韩慕城也会安置好她跟她弟弟。
王妙真注视他幽深的眸子,忽而一笑,“多谢王爷,我不后悔。”
“……”韩慕城静默片刻,望着她清浅笑意,心底的沉闷情绪一扫而空,忽然福至心灵:“你还记不记得在后山……”
管家进来打断他的话:“王爷,闵郡王来了。”
后山?什么后山?
王妙真脸上写满疑惑,不过韩慕城有事,叫她先回去,最后也没说后山什么事。
她没放在心上,回去琢磨刺绣的事。
这一世的太后出生名门大家,据说跟先皇很恩爱,先后替先皇诞下四个孩子,还有一个在肚中夭折了。
不过这没能影响先皇对她的尊重,先皇死后,现在的皇上皇后都对太后十分尊崇,前朝一些事情皇上还要常常与太后商量。
太后的事迹在王妙真眼里,就是相夫教子成功的典型案例,丈夫尊重,儿子儿媳孝顺,子孙满堂。
人生大赢家。
太后生辰,难怪皇上要处心积虑替她祝寿,讨她老人家欢心,这样一个长辈就算他心怀鬼胎,也要装出一副孝顺模样。
王妙真掰了根树枝在地面比划,贺寿图……
“王姑娘,你在这做什么?”
叶七走过来,一脸疑惑。
“没什么,你怎么过来了?”
叶七拎着一袋东西笑说:“子琦说想吃糕点,我去买了些回来。”
王妙真连忙站直身对他道谢。
这几天忙着想贺寿图的事,她都忽略子琦了,还要叶七看着他。
王妙真心底懊悔,子琦知道她心底烦躁,有事肯定憋着不说。她还发誓说要好好照顾子琦呢,连这点关心都没做到。
叶七说:“我看你最近总是走神,是不是在为太后贺寿的事着急?”
王妙真点头,叶七挑眉道:“你知道皇上为何要找绣娘绣贺寿图?太后年轻时在宫外有个姐妹,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一个绣娘,手艺高超精湛,跟太后关系也很融洽。”
“可惜后来惨遭不幸,亲人全都死绝,那位绣娘也不知所踪,太后听闻此事后还曾下令寻找过,都没有她的下落,伤心良久,至今宫内还珍藏着那位绣娘的绣品。”
宫外一个绣娘?
叶七晃了晃手中纸袋,说还要去找王爷,王妙真目视他走远,眼神若有所思。
第二日一早,王妙真找到管家,问能不能出去买些东西。
管家多嘴问了句她要买什么,王妙真随口答道:“一些典籍。”
“王府里就有典籍,王姑娘不如直接在王府书房寻找。”
王妙真惊讶道:“这……会不会不方便?”
“无妨,”管家摆摆手,笑得和蔼可亲:“书房的用处是方便人查找资料,王姑娘不用担心王爷,王爷不常来书房,王姑娘随意进去就是。”
王妙真还有些犹豫,管家已经带她来到书房门口,打开门说:“王姑娘进去吧。”
王妙真只好对他道过谢,小心走进去。
这里规格十分大,一层层书架看不到边,架子很干净,纤尘不染,应当是经常有人来打扫。
屋内熏着香,泛着缕缕香气,闻着有令人镇静心神的效果。
王妙真在眼花缭乱的书架中寻找,一时摸不着头绪,困惑地抓抓头发。
“你在找什么?”
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透着股寒气,王妙真猛然回头,看见管家口中那个“不经常来”的人此时正站在屋内。
王妙真一阵尴尬,解释道:“我想找些典籍,管家说王府就有书房,我……”
韩慕城不知有没有听清她的解释,面无表情,王妙真咬了咬唇,连忙欠身:“对不起,我这就出去!”
“站住!”韩慕城低喝道,皱着眉头,他有说让她出去吗?
王妙真身体一僵,抬头乌亮的眸子小心翼翼看他。
韩慕城捏捏眉心道:“你要找什么?”
“太、太后的事……”
韩慕城顿了顿,脚步一动略过王妙真从后面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书,扔进她怀里:“拿去。”
王妙真愣了愣,赶忙低声道谢。
韩慕城道:“书不可带出去,就在这里看,以后过来先跟我禀告,不要擅自出入。”
王妙真点点头,表示知道,蹲在书架旁仔细看起来。
书里记载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家喻户晓,王妙真翻了半天都没找到叶七说的那位绣娘,倒是在最后看见一点蛛丝马迹。
王妙真立刻打起精神。
当年太后跟那位绣娘关系甚笃,情同姐妹,甚至想把她接近宫里住。只可惜绣娘一家回乡路上遭遇山匪,横遭不幸。
当时太后怀着孕,听到这件事当场气血上涌昏过去,甚至导致小产,这一胎也就没保下来。
太后痊愈后,派了许多人去寻找绣娘下落,找遍整座山连尸体都没看到,太后伤心欲绝。
为了怀念那位绣娘,太后在国内举行刺绣比试,每年选出大批刺绣手艺精妙的绣娘入宫,也算是对那位绣娘死去灵魂的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