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

作者:木辛草子 | 分类: | 字数:43.6万

第49章 典韦出场

书名: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 作者:木辛草子 字数:2500 更新时间:2025-05-19 09:37:40

与此同时。

村庄里的一间小茅草屋内。

一个壮汉正坐在首位。

此人膀大腰圆,身高约八尺有余,一脸的络腮胡。

茅草屋虽然不大,但是里面却塞满了人,足足有十几人。

“大哥,搞清楚了!”

“那个车队就在咱们村子的村口休整呢!”

“我估计应该是个商队。”

坐在首位的壮汉装模作样的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

“那赶紧去将村子里的青壮年都给我召集过来!”

“没啥说的,直接抢了他们,也让咱们过个好年。”

“可是大哥,我远远的看了一眼。”

“那支商队都是一人配双马,且个个是健壮如牛。”

“他们人数也不少,大概好几百人呢!”

“咱们一个村子加上邻村,满打满算也就小一千人。”

“我怕..........我怕这点子太硬,咱们啃不动啊!”

壮汉闻言不屑的笑道。

“啃不动?”

“这世上还有我典韦啃不动的硬茬子?”

典韦其实并非这村子里的人,也是一年前才来此处的。

但是来到这里后,他很快就在村里组织了一大帮人。

表面上看,这些人平时的任务是负责村子的自保,防止盗匪横行。

可实际上这典韦干的就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和土匪无异。

现在秦苏的商队来到了这里,典韦怎么能放过这块肥肉?

另一边。

村口的空地之上,秦苏的火头兵正在卖力的吆喝。

“排好队,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

“保证大家都能吃饱!”

村口,在临时搭建的粥棚外面,一道道长龙一样的队伍已经排出去好几条了。

每个人都领到了白面馍馍还有香甜可口的白米粥。

灾民看着碗里香喷喷的白米粥和手里的白面馍馍,一个个看着秦苏的眼神就像是在看活佛一样。

“天哪!我不是在做梦吧?竟然真的给咱们吃白米粥和白面馍馍?”

“这位秦苏将军是哪一路的活神仙啊?”

“呜呜呜.............真是好人啊!我们不会被饿死了!”

“我可怜的儿啊!你要是再能坚持两天,今日就能吃到这样的美食了,你就不会饿死了!”

“老天爷啊!感谢您派来一位活神仙啊!”

“...............”

一时间,灾民们纷纷发自肺腑的感谢秦苏。

看着眼前的这些灾民,秦苏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如今,大汉王朝的现状就是这样的。

连年的战乱还有天灾,普通人家早已经没有了余粮。

现在在大汉的各个地方,随处可见的都是在挖野菜、啃树皮的景象。

没人在乎这些百姓的生死,更不可能有人去管他们。

“秦将军,真是没想到,您竟然有这样的善心!”

此时从马车上走下来的蔡邕来到了秦苏身边说道。

对于秦苏这样的善举,他是打心底佩服的。

作为当世大儒,他当然知道百姓的疾苦。

可那又如何?

看着遍地的灾民,他无可奈何!

就算是平日里多有善举的世家,也很少会帮助这些最底层的灾民。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秦苏一个路霸竟然会主动赈济灾民。

秦苏的这个举动也是让蔡邕对他刮目相看。

蔡邕身后的蔡文姬更是满脸崇拜的看着秦苏。

她很想帮助这些灾民,可是却无能为力。

如今秦苏救了这些灾民,这不由的让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芳心暗暗涌动。

“这大汉天下无论是兴还是亡!”

“最后苦的都是百姓!”

“我心亦是很痛!”

秦苏装逼的这句话将一边的蔡邕、蔡文姬、赵云等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特别是赵云,心中大为触动。

看来主公果真是真心为民着想,自己没有跟错人啊!

可许褚却像是个没事人一样,因为他根本听不懂。

而此刻,村口粥棚周边到处都坐满了灾民,他们手捧米粥,吃的是酣畅淋漓。

“香!实在是太香了!”

“我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米粥啊!”

“呜呜呜...........老天爷真是没有放弃我们啊!!”

“................”

谯郡原本就不是什么富庶之地,现在又连年的天灾人祸。

为了能够活下去,这些人只能带着一家老小去没有灾荒的地方逃难。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次自己是死定了。

谁曾想,这个时候却遇到了秦苏这个大善人,免费的让他们吃喝。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此时的典韦也带着人混迹在人群中。

他原来是想扮作灾民,然后趁机袭击商队。

可谁知道在他们混进来后,却傻眼了。

因为秦苏的商队不但没有和以前他们见到的那些商队一样驱赶灾民,反而还放粮!

秦苏的行为也打乱了典韦的计划。

一时间他也愣在原地,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了!

现在看来,自己只能将灾民扮到底再说了。

“呜呜呜.......大哥大哥!这米粥太香了!”

“大哥,你够不够?他们管饱,我再去给你盛一碗吧!”

典韦一边啃着手中的馍馍,一边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自己身旁不成器的弟兄。

“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一天到晚就知道吃!”

“咱们来这儿是干嘛的?”

“咱们是来打劫的,你还真当自己是灾民啊?”

“去........赶紧滚过去给老子再打一碗白米粥!”

“对了,别忘记再多拿几个白面馍馍...........”

小弟:“.................”

粥棚周围,到处都是灾民们对秦苏的感激之声。

粥棚的一个角落里。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正在大口的啃着白面馍馍。

“娘亲,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馍馍了。”

“大狗!你一定要记住了,是这位善人给了咱们一口吃的,咱们才能活下去,以后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善人对咱们的恩情!”

小男孩身边,一个身形消瘦的妇人说道。

妇人没读过书,甚至字都不认识,但她心里却清楚,要不是有秦苏这一口米粥和白面馍,她和他的孩子一定会饿死的。

“娘亲放心,我一定会记住的!”

小男孩重重的点了点头,看向粥棚中秦苏的眼神中也满是感激。

而此时这对母子就是整个村口的真实写照,大家对秦苏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而在秦苏的眼中,大汉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

他们不想要别的,只想要稳定的生活和一口可以让他们活下去的吃食。

黄巾起义,张角之所以能够振臂一呼,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原因。

主要就是张角能让很多人吃饱饭。

有的时候,一顿饭就可以让这些百姓看到一丝丝希望,可以让他们重获温暖。

也正是因为这一丝丝希望,百姓们就愿意豁出自己的性命跟着张角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