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秘事第三部

作者:寰宇散人 | 分类: | 字数:111万

第5章 鲁肃的思路

书名:三国秘事第三部 作者:寰宇散人 字数:2230 更新时间:2025-05-20 15:14:20

庞统走了之后,夜已经很深了。

鲁肃却睡意全无,心中突然有种感觉陡然而生。

这段时间以来,似乎自己一直都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先是在城北的不远处发现了大量的曹军扎下营寨,然后又是曹仁前来叫战。

自己不敢应战,便决定闭门不出、据城死守。

曹仁又给了自己三天的期限,如果不开城献降的话,后果自负。

紧接着城中又出现了大量的骚乱,百姓们由于物资匮乏,而要纷纷逃出江陵。

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就去公安向刘备求助。

刘备十分仗义,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在公安的全部兵马派了过来。

由于公安没有大将,庞统又自告奋勇,提出担任部队的统领。

偏偏在准备夜袭曹军的那个晚上,自己又喝得不省人事。

结果庞统拿着自己的兵符,带领刘备的兵马和江东军一起出城迎战。

等自己醒来后,大军早已出城许久了。

没办法,只好爬上城楼去观看战况。

但晚上漆黑一片,双方又不点火把,根本看不清楚。

双方一阵厮杀,随后又跑得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完全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当中。

第二天一早,庞统回来了,只带回了百余兵马,还都伤痕累累。

庞统自己也受了伤,说是虽然兵马消耗殆尽,但也给曹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并击退了曹军。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接下来自己面临的困难仍然不少,城防空虚、百姓骚乱、无法向孙权交代,等等等等。

问计于庞统,他说只有刘备能帮自己。

于是又去跟他找刘备,好话说了一大堆,还对刘备许下了很多好处,最后刘备才终于肯来江陵。

来了之后,自己完全被架空,既没有兵权,也没有行政权力。

而且整个南郡的粮食、赋税、新兵,也全部归刘备所有。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刘备,谁让自己当初就是那么承诺人家的呢。

自己感觉在江陵呆着实在毫无意义,每天都度日如年一般,但又没脸回江东见孙权,于是又问计于庞统。

他却说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摆平孙权。

嘴长在自己身上,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合情合理,便可以让孙权接受。

还举例子说,南郡肯定是江东的,只是暂时借给了刘备。

因为怎样怎样、如何如何,所以必须得借给他。

这一切怎么看起来就是一场阴谋呢?

就像是刘备和庞统提前设计好的圈套一样!

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自己稀里糊涂地把南郡白白送给刘备啊!

可自己手里又根本没什么证据,无凭无据的,也没法找他们理论。

城下突然出现的曹军又如何解释?

刘备就是有天大的阴谋,也不可能跟曹操合起伙来算计自己啊!

莫非那伙人马并不是曹操的兵马?

如果当初自己能率领城中的两万精兵出城跟曹仁打一架就好了。

就算是败了,也比现在强啊!

现在是两万兵马全都没了,就连南郡也落入了刘备的手中。

这事也怪不得别人,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的无能和懦弱。

没带兵打过仗,更没有周瑜的统帅能力,所以不敢跟曹军正面交锋。

古人云:非才而据,咎悔必至;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古人说的没错,自己无才无德,所以才落到了今日这步田地。

也许自己当初就根本不该当这个狗屁大都督。

平心而论,自己根本就没那个本事,跟周瑜比起来,自己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初周瑜向孙权举荐自己,孙权又亲自劝说自己,自己才当了这个大都督。

其实如果当时自己执意不当的话,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归根结底,还是想升官发财、还是想人前显贵,才没有那个金刚钻,却硬揽下了瓷器活!

可是事已至此,就算真的是刘备的阴谋,自己也没有退路了。

已经钻进了人家设计好的圈套,就再也出不来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里钻。

庞统的意思是让自己回江东,跟孙权好好说说,把南郡借给刘备。

如今看来,这也是唯一能拯救自己的办法了。

也只有把南郡借给刘备,自己才有理由不再困在江陵城,回江东掌控军队。

可是孙权会答应吗?

他如果被自己说服了的话,还则罢了。

他如果坚决不肯把南郡借给刘备的话,又会怎样呢?

往江陵调兵,然后把刘备赶出江陵。

但刘备已经尝到了甜头,他绝不可能轻易离开江陵的。

到那时,孙刘两家就会撕破脸,争夺江陵。

孙权他敢得罪刘备吗?

估计是不敢。

北方的曹操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率领大军南下。

而刘备又混得风生水起,大有后来居上的意思。

还有,孙权的妹妹还在刘备手上呢,以他的性格,绝不会置自己亲妹妹的死活于不顾的。

嗯,如此看来,孙权并不敢跟刘备闹得太僵,只要自己拿出足够的理由,孙权很有可能会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

平心而论,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实在是对不起江东,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

孙权刚把自己派到南郡没多长时间,自己就折损了两万精兵,还把荆州的腹地给弄丢了。

不但对不起孙权,也对不起周瑜。

周瑜苦战了两年,可以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最后才换来了一个南郡。

自己继任大都督没多久,就稀里糊涂地把周瑜的劳动果实拱手让给了刘备,实在是狼心狗肺、罪该万死!

美其名曰是借,可是有借钱、借物、借人、借粮的,哪有借城池的?

借有两种,一种是好借好还,一种是有借无还。

只怕这南郡一旦借给了刘备之后,就再也要不回来了。

但如果不借的话,又能怎样呢?

难道自己就这么一直在江陵无所事事地干待下去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只有先保住了自己,才有可能为江东做出更多的贡献。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自保的话,又何谈匡扶社稷、造福百姓呢?

唉,就这么着吧,要想化解自己眼下的尴尬,除了把南郡借给刘备之外,也实在是别无他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