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即使是恶龙,也是万人迷
作者:一颗怪星星 | 分类: | 字数:41.1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0章 永乐郡君的传奇一生(22)
结果,就听见姜与昭带着哭腔地大吼一句:“我就知道你们都不喜欢我,现在你也要丢下我,我也不要喜欢你们了。”
说完,大哭着离开。
呃。
自己是不是有点太冷漠无情些。
他本来就因为安嫣然的原因,而心思敏感,现在又被自己这样无所谓的态度伤到。
不会给他留下什么阴影吧?
早知道就安慰一下这个小屁孩。
乐宝站在原地反思几秒,接着慢悠悠循着他离开的轨迹找去。
也罢,一个小孩,哄哄也行。
姜与昭虽然速度很快,但是因为本身还只是一个小孩,也没能跑多远,乐宝很快就追上。
“昭昭,你等等我。”
听到乐宝的声音,姜与昭背影一顿,接着想要提速离开。
结果还没提速就被乐宝勒住脑后的衣领,把他整个人往上稍稍提起。
乐宝用巧劲把他转过来,放在地上,手搭在他的肩膀,阻止他继续离开。
“昭昭,你听我说,我没有不喜欢你。”
“你瞧瞧你自己,多可爱呀,怎么会没有人喜欢呢?就算没有人,反正我肯定喜欢你。”
“我也不想去念书,可是我哥他觉得我不能就这样懵懵懂懂的,他并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他想让我去族学开蒙。”
“虽然我觉得吧,那些对我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作用,毕竟,我现在也挺聪明的,什么都懂。”
“但是没办法,我哥让我去。”
乐宝语气轻松地开口,无奈地摊手。
成功让姜与昭破涕为笑,被她的话逗到。
乐宝收起脸上的笑,平视他的眼睛,认真地开口:“昭昭,哥哥是我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的任何要求,我都会满足。”
任何。
能满足的她都会尽量满足。
只要不是她自己不乐意的,乐宝不会拒绝。
姜与昭瞧着她眼里认真的神色,怔怔地点头。
“我知道了。”
原来他对姐姐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家人吗?
可是姐姐都已经来找他解释,他也应该满足才是。
但不知为何,心里总是贪婪地想要做她的最重要。
原本他只是想要有人能喜欢他,有人能在意他。
却没想到,有姐姐关心他后,他又开始不满足,想要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见他像一只呆头鹅似的愣愣的样子,乐宝没忍住捏捏他的脸蛋。
她思考一会儿,开口:“这样吧,你可以来陪我上学。”
“真的吗?”
姜与昭欣喜若狂,神色恍恍惚惚,还有些不敢相信。
他小心翼翼抬起头看向乐宝,希冀的眼里光彩夺目。
“嗯。”
乐宝点点头确定。
反正哥哥每日都如此忙,一定不会知道姜与昭的存在。
那样,大概,应该,也许不会有什么事吧?
乐宝稍收下巴,不确定地想道。
“耶。”姜与昭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不停地在乐宝身旁转圈。
“行了行了,你这样弄得我头晕。”
乐宝不耐烦地推开他,皱着眉头抱怨道。
“嗯嗯。”
姜与昭倒是不在意被乐宝推开,听话地点头,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乖乖立在一旁。
脸上带着激动的红晕,眼睛亮得像两盏灯笼。
确实如乐宝所想,姜与殊根本就没有时间来陪她上学,似乎是姜严礼给他的任务越发繁重。
他只是偶尔会在乐宝放学后辅导她的功课,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的题,但是乐宝只能装作一个正常的小孩。
听着课上老师那些简单的问题,乐宝有些无奈。
不过倒是听着姜与殊用小孩子的语言来给她解释颇为有趣。
将军府只有她和姜与殊两兄妹,以及姜与巧和姜与昭两姐弟。
不过因为姜与巧今年已经十岁,刚刚离开族学,进入三清书院念书,并不会来族学。
三清书院是苍玄国的最高学府,里面有各类优秀的学子,但也有凭借父母朝中关系而入学的孩子。
姜与殊因为平时姜严礼给他的任务繁忙,也不会来族学。
而族学里面只有一些旁系子弟,人数不少,教书的老学究不会过于查他们。
于是乐宝大大方方地带着姜与昭进入族学,将军府里也并没有人去知道。
乐宝就这样瞒天过海。
既不会让安嫣然她们找上麻烦,也不会让姜与殊知道。
不过姜与昭现在开蒙还太早,而且看安嫣然和姜严礼那样不关心他的样子,似乎也并不会考虑到他。
乐宝也就把他浑水摸鱼带进族学,当做他提前的开蒙。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乐宝都让姜与昭给她写。
乐宝每天去族学都会和姜与昭一同上下学,姜与昭总是像一个小跟班似的在她身边牢牢跟着,寸步不离。
很是狗腿地为乐宝做这做那。
站在乐宝身边,胖墩墩的。
族学里的其他学生也因此对他们印象颇深,总是在私底下说他是个跟屁虫,还是一个胖胖的跟屁虫。
不过,乐宝并不知道这些。
她只知道,有姜与昭跟着,她既不用写作业,而且其他的事情也不用费力。
如此,这段在族学里度过的生活倒也不算太苦。
姜与殊因为姜严礼的缘故,变得越发忙碌,却还想着要抽出时间来辅导乐宝。
乐宝有些无奈,便只能装作课上老师讲得很不错,自己都可以领会的样子。
把这份甜蜜的痛苦抛回去。
让姜与殊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不需要给她讲课。
见乐宝都能明白的样子,姜与殊总算是没有继续给乐宝开小灶,增加她的痛苦。
春去秋来,乐宝已经十岁。
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乐宝和姜与巧一般,被姜与殊送进三清书院念书。
这个位面如今的朝代思想逐渐放开,学堂里面并不只有男子,也有女子,虽然还比较少。
贫苦人家没有这个钱去培养女儿。
而一些大户人家会把自己的女儿送进私塾进行培养,稍微沾些书香气,增加筹码,再把她们早早嫁人。
他们仍然不认可女子学识过多。
只不过是比之前能嫁得更好。
三清书院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进去的地方,这样,姜与昭并不能和之前一般,混进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