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逃离后,捧红影帝天后
作者:皎皎若然 | 分类: | 字数:73.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9章 徐家老宅
初二,徐渡行和唐朦一起出发去宁县。
刚下高速,就见到有好几辆豪车驶过,还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去。
徐渡行见怪不怪。徐家的那些族人,大都是旁支子弟,真正的本家只有徐老爷子那一脉,徐渡行家也算是血缘较近的,勉强算作名义上的本家。
唐朦自觉只是女朋友的身份,没什么负担地跟着下了车。
车停在一座私人车库,一条马路之隔的地方,是一栋古色古香的宅邸。根据唐朦一路坐车过来看到的面积,恐怕可以和她前世见过的王公贵族府邸相媲美。
“老宅里面只能步行,我一向住在淳园,在老宅的中轴线上,和表舅的住处离得近。”
唐朦牵着乖巧不说话的徐羡鱼,一路穿过亭台楼阁。
徐家老宅不但占地面积广,风景更是很美,一条宽广而弯曲的湖泊穿过整个古宅,湖水碧绿晶莹,湖畔散落着几道小桥,呈拱形跨过湖面。
此时水边的柳枝还是枯黄的,但到了春暖花开时,垂柳被微风拂过的景致一定很不错。
经过重檐歇山式的一座座建筑,他们终于来到红墙绿瓦的小院前。
这里果然自成一方天地,光是入口隆重的垂花门,就和其他院子不太一样,体现出主人身份的贵重。
垂花门后绕过影壁,是一座三层小楼,上书“闲云阁”三个大字,草书狂放,唐朦不由得赞了一句“好字”。
徐渡行道:“这是我曾外祖母写的,她以前就住这儿,我表舅的父亲,我的表舅公,就是曾外祖母的亲兄长。以前表舅公当族长时,很宠爱曾外祖母,所以把这处最好的院落给了她。”
“怪不得,我看垂花门外面写的淳园两个字,似乎是颜体,和闲云阁不太一样。”唐朦说。
“淳园是先祖的字,具体哪一辈的先祖,我倒是记不清了。”
徐渡行嘴上回答,心里却在想,原来朦朦还会鉴赏书法,自己对她的了解还是太少。
这里的房间又比别墅多,除了闲云阁的三层小楼以外,还有正房、东西侧的厢房、耳房,全都被老宅的帮佣提前收拾好。
地上加装过地暖,早就烘上了,走进去就得热得脱外套。
正房里面的布置和装修,让唐朦挪不开眼。
兴许是因为,这里过去的主人是徐渡行的曾外祖母,有很多摆设和家具都是女孩子用的。
梳妆台上放着一件紫檀五福捧寿纹梳妆箱,一看就是上了年代的古董,在这里却随意放置着。
黄花梨凤纹镜台上放着一面铜镜,唐朦好奇地走过去一看,透过那并不十分清晰的映照,瞬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时代。
“你喜欢这个?”徐渡行随手拿起来,很败家地说了句,“拿去用。”
唐朦嘴角抽搐:“据我的观察,这似乎是明代的古董。”
以前在古堡里读书的时候,唐朦也格外偏爱讲历史的书。自从听到她的心声之后,徐渡行对于她“借尸还魂”的可能性越来越相信,这会儿他又想:难不成朦朦是明代的人?
唐朦却不等他脑补,陆续又去鉴赏了云石面海棠凳、大红酸枝的官皮箱、五瓣梅花形的绣墩……
这一通看下来,她对徐家的底蕴和豪横认识更深。能在现代随手摆出这些家具和物件,还不知得有多少存货。
“朦朦,这几天你就住这儿,我住闲云阁的书房。”徐渡行忍痛割爱,看到那张红木的雕花床,目测了一下面积,发现曾外祖母的闺床确实睡不下两个人。
唐朦果然很高兴,说要去闲云阁参观,这时淳园的帮佣在外面敲门,说已有两拨人前来拜访,就等在会客厅里。
“是哪两拨人?”徐渡行问。
帮佣回答:“是三老太爷家的旭海先生,还有五老太爷家的旭源先生。”
“行,先招待着,我一会儿就过去。”
徐渡行随即跟唐朦解释,他的外祖母那一辈一共有七个男丁,这老太爷的排行,并非是亲兄弟排过来的,而是族长那一脉的几个堂兄弟。
其中,徐渡行的表舅公是长子,和他的外祖母是亲兄妹。因此,现任族长表舅对徐渡行而格外亲近。
而现在来访的这几个,从辈分上讲也称得上是徐渡行的表舅,却又疏远了一层。
三老太爷和五老太爷都在世,排行在后面,生的儿子徐旭海和徐旭源如今才四十来岁,只比徐渡行大一些,平时交往也更随意。
“旭海和旭源如今在做药材出口生意,和我母亲有一些往来。”徐渡行给唐朦解释,认真地说,“你不想见他们也可以,但我觉得,你对他们不必有任何顾忌。”
唐朦是他认定的人,谁敢给脸色,就是和他过不去。
“我也去见见。在你家住着,总不能不见人。”
当唐朦出现在徐家兄弟面前时,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徐瑾妍会把她看成巨大的威胁。
容貌惊艳不说,待人接物也落落大方,两人和她交谈一番,不知不觉就把住哪儿、家有几口,主营业务都交代了。
徐渡行话说得少,不时用杯盖拨弄茶叶,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徐旭源擦了把脸上的汗,终于和言笑晏晏的唐朦寒暄完,转而看向高深莫测的表侄。
“渡行,表姐她没和你一起来吗?”
他说的表姐,就是徐渡行的母亲徐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