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新宋
作者:秦岭的猴子 | 分类: | 字数:3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章 回家的困惑
仅仅十日,从临安码头返航的虽还是那艘巨舰,却已物是人非。
返程途中,大多数人还是甩着扑克,搓着马吊,兴致高昂的玩着杀人游戏。但几家欢喜几家愁,陈煜和金世豪各自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好在一路顺风,到得七月二十二傍晚,大船便在泉州码头靠岸,各人归心似箭,当即散去,各自归家。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陈煜此时却是近乡情更怯——去的时候答应的好好的,现在那人却生死未卜踪影全无......
在家门外徘徊了好一阵子,终于一咬牙,硬着头皮上前拍门。
陈府门仆见是自家老爷归来,兴奋地扯着嗓子对着院内大喊了一声,阖府上下便尽皆知晓了......
本来掐算着明日才是归期,谁也没料想到竟提前了一天。
柳贝儿身后跟着一大帮子仆佣,快步从内宅迎了出来,待看到陈煜身影,忍不住哭出声来。日日担惊受怕,夜夜难以安眠,此刻终于见到良人平安归来,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贝儿,你瘦了......”
“兄长,你黑了......”
陈煜上前一步,一把将爱妻搂在怀中,紧紧拥抱——如此不避嫌,羞得柳贝儿脸颊上红云纷飞,一众家丁女仆掩嘴偷笑......
管家刘全有见状,吆喝着众家仆各司其职,准备为老爷接风洗尘,自己则陪着小黑瘦去给十八罗汉安排住处了。
一时忘情之后,柳贝儿终于发现端倪:
“兄长,紫烟妹妹呢?”
该来的总会来,到底还是逃避不了。
“那个......段姑娘有紧急要事,先......回大理去了......”
“究竟发生何事,走得竟如此匆忙,都不能先回来家中一趟么?”
柳段二女在一张床上同眠久已,向来无话不谈,又共同经历了许多曲折风雨,已然视作亲姐妹一般了。见段紫烟并未归来,柳贝儿立时惶惶不安,口中埋怨不迭。
“段姑娘在京师遇见了故国旧识,想必事关大理国事,是以走得十分仓促......等她忙完肯定会回来的。”
在如何给柳贝儿交待的问题上,陈煜和段紫烟的想法是一致的。
若是实话实说,柳贝儿怕是承受不起的;即便现下这善意的谎言,都已叫柳贝儿牵肠挂肚郁郁寡欢——当晚本是小别重聚之日,竟都未行那鱼水之欢,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瞒一天是一天了。
翌日一早,陈煜起身到院中转悠,发现进京前交待的建筑工程已初具雏形,布局与自己所规划的丝毫不差,估计再有大半个月,便可以完工使用了,心中总算添了些欣喜。
一扭头瞅见团儿和圆儿并肩往学堂而去,各自啃着陈煜从京师带回的糕点,便招了招手,唤了两人身前说话。
故意板起了脸,摆起长兄的架子,粗着声音问道:
“这几日你们在家中是否听嫂嫂的话?”
“兄长,我和姐姐乖得很,有时见嫂嫂偷偷抹泪,我俩还会上前宽慰呢!”
呃,一句话直接破防,圆儿这小家伙已全然不像刚入府时那般拘谨了......
“圆儿的腿疾似乎有所好转,方才行走的姿势瞧着比原先自如多了。”
“是的呢!薛神医行了好几次针,说是多亏我年岁尚小,恢复得很好,现下都能轻轻跳跃了!”
见圆儿兴奋的就地起跳,平稳落地,陈煜便又多了几分舒心。
“近来你们俩学业可有进益?”
圆儿顿时便闭口不言了,偷偷往姐姐身后挪去......
团儿这才开口:
“兄长,这几日方老师傅上午教识字,诗玉姐姐下午教算术,大家都听得可认真了,除了圆儿有时略有些调皮......现下连作坊里的师傅们也都把自家孩童送过来读书,可热闹了呢!”
陈煜正纳闷,抬眼便瞧见柳记掌柜李云忠领着个小女孩进来府中。
“东家,都算着日子呐,以为你今日才到,没想到昨个便回来了——来,囡囡,快叫你陈世叔!”
“蜀黍好!”
一声萝莉音听得陈煜心都要融化了......
“这是令嫒?真是太可爱了。”
“这是我小闺女,这不送她来府上学堂识识字儿——女娃子,书院不收,又犯不着专门请个西席先生,听方老师傅说东家府上办了学堂,柳记的好些师傅伙计便把娃娃们送了过来......”
陈煜一听,这不是从“家庭托儿所”升级为“柳记子弟学校”了么,自己倒从未想过这一层,权当是员工福利了,多好的事!
眼见李云忠等人怕给东家增添负担,竟都自备了午饭给孩子们带着,陈煜心中一酸,喊来了管家刘全有,定下了章程,此后学堂中人不分彼此,中午都管一顿大锅饭......
“师傅哥哥!”
爱徒萧诗玉从门口飞奔了过来,乐得跟朵花似的。
陈煜正要问话,府中门仆疾步而至,颤着声说道:
“老爷,门前差官正在等候,说是府台大人有请,让老爷即刻前往知府衙门!”
陈煜不知何事,见催的紧急,也不敢耽搁,只嘱咐萧诗玉一会儿回来说话,当下便出门而去。
路上前后思量,猜测贾仁信相召,八成与剿匪之事有关,但却不知为何要找上自己......
正胡思乱想,车马停了下来,已至泉州府衙门口。
一路被差官领进大堂,只见堂上已有不少人。
陈煜快速扫视了一圈,知府贾仁信和通判商国良那是识得的,商保龙竟也在侧,想来必是连夜兼程赶回,此外还各有几个文官武将,陈煜却并不认识——所有人皆面色沉重,尤其是那知府大人,眼中竟满是悲戚之色。
陈煜通名报姓之后,便陷入了一片沉寂。
自打在临安获知泉州出了海匪祸事,陈煜到现下对其中状况还是一无所知,不晓得喊自己前来究竟是闹得哪一出......
“贾大人,陈煜既已到此,是否把那胡人也带上堂来?”
贾仁信似乎有些呆滞,不知在想着何事,直到那差官提醒了两遍,这才回过神来。
“啊?——噢!来人,把那狱中羁押的海匪带上大堂。”
接着又是一阵沉默,众位官员之间竟没有互相寒暄,都挺直身子坐等着。
捱了片刻,便听见有争吵声和脚步声由远及近,直至进入堂上,兀自喋喋不休。
原来是两个差役押着一个被捆绑的胡人,那胡人口中一直分辨着什么,可惜汉话太差,大多不明其意。
贾仁信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沉声说道:
“大胆胡匪,竟敢在我知府衙门大堂上咆哮,来人,先给这海贼掌嘴!”
“且慢!”
站在角落的陈煜高声阻拦,引得众人共同瞩目。
“知府大人,想必叫在下前来,定与这胡人有关——陈某识得此人,他是在市舶司造册具名过的大宋船员,迈克!”
“买噶的——陈煜!赫尔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