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盛世将行

作者:糖丸子的丸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64.9万

第一百四十六章 归属

书名:盛世将行 作者:糖丸子的丸子 字数:3298 更新时间:2025-05-19 09:49:32

许佑德惊了:“不认识?京杭大运河都修到你家门口了,船只在码头上码得鳞次栉比,你怎么会不认识?”

惠通河修成之后,京杭大运河的重点从通州接达京师的什刹海,直通东便门大通闸桥,这里俨然盛了全国货物直达京师最大的集散码头。

沈睿自小在京城里宝贝似得长大,虽说喜欢假小子似的乱玩乱跑,那也仅限在城中那一块繁华的区域;且她自小对着水上运动也不甚感兴趣,大通闸桥的壮观是一次都没见过。

总的来说,是个没见识的旱鸭子。

沈睿无辜地瞧着他。

许佑德:“......”

他叹了口气:“好吧。”

这时候的船只大致分为两种,商船和官船。商船就不必说了,容量小做工粗糙,传承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一般船只模样,种平底、方头、方艄,一般称作沙船。

官船又得分为两种,走漕运的,走海战的。走海战的船只模样有时候还得根据将帅作战的不同战略来更改船只构造,直到如今,已经有连环船、车轮舸、鹰船等一批新型水上作战工具。

沈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

许佑德看了她一眼:“我觉得你还是没懂。”

沈睿面无表情:“废话,你只说了大致概念,形容什么的一词儿都不沾,我拿天灵盖去懂吗?”

许佑德:“......”

他又认命地叹了口气:“好吧,其实区分商船和官船的关键点很明显,就看船舱。”他一边说着,一边言传身教,抬手一指。

沈睿顺着他指向方向望去。

他先指了码头上左边的一批船只:“你看,这边的船舱敦实,没有开暗口,那必定是商船了,或是载货用的,或是载人用的。”

沈睿一听到“载人”两个字,鼻尖设身处地地回归回忆,似乎又萦绕了一股子臭袜子味,忍不住地皱了皱鼻头。

许佑德手指指向往右边挪了挪:“你再看这边——战船是打仗用的,火铳、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等火器都得派上用场,因此船舱需要开暗口,来放置火炮武器。”

沈睿脸色瞬间就变了。

许佑德好像什么都没察觉似得,兀自在那继续履行科普义务:“若是在水上,便更能直观判断了,吃水少的是战船,吃水深的是商船;战船迅捷如飞,商船慢慢吞吞,对比在一处,跟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和一个拄着拐杖的白发老翁比赛跑似得。”

沈睿:“你就想告诉我,这帮子水贼不光是在生造商船,而且在造战船。”

许佑德弯了眉眼,以一副欠揍的表情贱兮兮笑道:“是。”

这年头能用上战船的无外乎三种人,水贼,倭寇,官府。

但水贼首先排除在外。

理由很简单,如今的水贼基本都是在水路运河猖獗,最多的动作就是打劫金银财物,没必要浪费时间非要搞一艘战船来声势浩荡地打仗。再者,水贼的目标是商船,若是对应地用上战船打劫,一火炮下去,商船就被打成碎渣子了,那还打个屁的劫。

最有可能的还有两个,倭寇,官府。

如今东南倭寇在乱,无论哪个势力都是需要大批的战船支持,他们亦是最有动机的。

可勾结水贼,绑架人丁来造船,这种行为也忒丧尽天良了......

沈睿沉默了多久,许佑德就盯了她多久,如今瞧她的眼神朝着他望过来,便很是温柔的笑笑,道:“看你在动脑子就没打扰你,怎么样,用你的小脑袋瓜想出什么来了吗?”

沈睿连前文铺垫都不打,直接问道:“你认为是倭寇还是官府。”

许佑德果然半分都没有惊讶,想来也是已经在心底有了心思的弯绕,他敛了笑意,掷地有声地回了她两个字:“官府。”

沈睿嗤之以鼻:“就知道你这个愤世嫉俗的会认为是官府。”

许佑德立刻双手投降地叫屈:“明明是你问我的......我欢欢喜喜地与你说了心里头的真实想法,偏你还要怪我。”

这话说得着实委屈,沈睿听得忍不住心肝一颤。

沈睿:“你怎么想到会是官府呢?历朝历代也断不会有朝廷做出这等惨绝人寰的事儿来。”

许佑德反问她:“怎么不会?”

沈睿奇了:“那又怎么会?”她又说道,“空口白牙地说着不算。”

许佑德:“你倒是不让分毫的便宜。”

沈睿:“少废话。”

许大爷被骂了也是一副呵呵笑的好脾气模样,他轻轻说道:“战乱时候的赋税徭役,和如今这般可没有什么区别。”

沈睿一愣,转而又看向了那片空旷工地上,那群人丁苦力勤勤恳恳伐木搬运,任劳任怨地仿佛心甘情愿。

她透过他们似乎看到了千年前,万里长城尚未竣工,亦是这般人间地狱。

这是赋税徭役吗?

沈睿忽然就打了个激灵,猛地摇了摇头,好像要把这等可怕的想法给立刻地驱逐出脑子。

许佑德淡定地安慰道:“别怕,别怕,世事总是如此,黑暗面多了去了。”

沈睿停了摇晃脑袋的动作,直接朝他吼道:“黑暗你个大头鬼!!!”

许佑德一愣。

沈睿指着下面人说道:“这是赋税徭役?你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倘若真要到了那紧急关头,朝廷一纸公文,送上全国半数人丁去清江督造船厂都行,何苦来干这等龌龊事。”

许佑德轻蔑地笑笑:“个人为个人而活,哪儿来地这么多人丁够凑。”

沈睿恶狠狠地看他:“那只有你是这般想的,举国万兆黎明,多的是为国为民的血性子弟。”

许佑德微微做了个妥协:“好吧,假使人人心中有一片赤忱爱国心肠,一声令下便能飞赴战场的那种。但还得有一个前提,便是朝廷得发令。”

沈睿:“真要到那种时候,朝廷怎么可能不发令?”

许佑德:“为了粉饰太平。”

沈睿这会儿连想都不用想,直接嗤笑起来:“你当全国是傻了不成?倘若朝廷真想把这世间给粉饰一场太平,那就该直接从源头压制住倭寇之乱这等要紧大事的传播,而不是说一半留一半,明着已经说了东南沿海战乱,还非要把盛世给挂在嘴边称赞。你以为朝廷是什么东西,都是些做事虎头蛇尾的庸人不成?”

这一套话把许佑德说得一愣一愣的。

沈睿看了他一眼,心知这场辩论她该是已经胜了一半,于是慢悠悠地下了结论:“我倒觉得,这些战船是交易给海上倭寇的。”

许佑德:“你刚刚把我给辩驳得哑口无言,如今我倒想听听你的高见。”

沈睿:“其实没什么,”她斜眼乜他,“哪怕是用掺了水的劣质脑浆也能想得清楚。”

许佑德:“......”

不想得这小姑娘竟是这般地记仇。

许大爷吃了个闷亏,抬手轻轻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没用半点力道,跟爱抚似得,“祸从口出,祸从口出。”

虽然力道不大,但形式也算是做足了,领导沈睿表示满意。

于是她便继续说道:“虽说我对水上的东西不太精通,但也知道,我国的船只大多都出自清江督造船厂,船工师傅不计其数,造出来的也都是质量优等的行货,若朝廷真有调拨,增员加工就是,何必要跑来这么个山沟沟里,用上这么些行外汉,去造这么些也不知道是和质量的战船呢?“

原因一,好的不用用坏的?朝廷不傻。

许佑德不得不认同:“倒也是这个理儿。”

得了这句肯定,沈睿底气更足了,她接着说道:“而且,我国船只国内制造,倭寇则大多来自东瀛水域,所距者千里,决计赶不上后援补给。如今倭患差不多有十来年,这等长期长线的作战,他们定然是在附近有船只补给的。”

原因二,谁更需要丧心病狂地疯狂造船?倭寇。

两个原因明着摆上台面,正反结合地合理论证,倒好像真是把许佑德给说服了,他面色微动,目光复杂地盯着前头码头上齐整排列的船只,低声道:“许还真是倭寇的东西。”

沈睿道:“这次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许佑德问:“你想做什么?”

沈睿狡狯地眨巴了一下眼:“你说来都来了,怎么不能留一把火,以示庆祝呢?”

许佑德眼睛一亮,想了想却又赶忙否决:“不行,不行。”

沈睿:“怎么不行。”

许佑德:“刚刚讨论的那么多只是咱们两个无妄的猜测,真实情况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万一这真是朝廷所征用的,万一这是商会定制的......变量可太多了。”

沈睿眼神慢慢凶狠起来:“可我瞧着这船上,满满地皆是妻离子散的悲苦,是背井离乡的爱恨,看得实在是不舒服。”

许佑德:“那也得先忍着!”

沈睿看了他一眼,听话道:“好,忍着就先忍着,等到查清了,再来把它们一把火烧了不迟。”

许佑德正色道:“小姑娘家家的,别老惦记着杀人放火。”顿了一下又问道,“你想要留下来勘察这情况?”

沈睿古怪地看着他:“不然呢?你想游出这岛吗?”

许佑德:“有点心动。”

沈睿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摆摆手:“那你游去吧,本姑娘水性不好,就不拖你后退了。”